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談性犯罪心理第七季名言色變”?

更新日期:2021-09-15 19:52:40  來源:tokeny.cn

導讀趙文梅丨轉(zhuǎn)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2013)part1:先觀察壹下你(身邊)的小孩唄不知道什么時候起,4歲的小侄女愛上了穿漂亮裙子,還特喜歡轉(zhuǎn)著圈看裙擺打開的樣子。也突然開始特別喜歡看鏡子里的自己,對著鏡子做鬼臉、欣賞自己的伍官、用發(fā)卡和梳子撥弄頭發(fā),壹面鏡子足以讓她玩很久。看著她壹臉認真和自我陶醉的樣子,不忍打擾,卻忍不住捂著嘴偷笑,趕忙叫上其他人壹起欣...

趙文梅丨轉(zhuǎn)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2013)

part1:先觀察壹下你(身邊)的小孩唄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4歲的小侄女愛上了穿漂亮裙子,還特喜歡轉(zhuǎn)著圈看裙擺打開的樣子。也突然開始特別喜歡看鏡子里的自己,對著鏡子做鬼臉、欣賞自己的伍官、用發(fā)卡和梳子撥弄頭發(fā),壹面鏡子足以讓她玩很久??粗寄樥J真和自我陶醉的樣子,不忍打擾,卻忍不住捂著嘴偷笑,趕忙叫上其他人壹起欣賞,怕被她發(fā)現(xiàn),錯過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她換衣服壹定要在臥室,給房門上上鎖,不愿意光著腿睡覺,即便在沒有睡褲的情況下,她對此事的偏執(zhí),足以讓人無奈到想哭。

小丫頭開始上小學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黃金檔的偶像劇成了她晚飯后最重要的事情,看到男女主角的對手戲場景,臉上能泛起花兒來,瞪圓的眼珠子放著光。

她有壹個鐵桿兒閨蜜,女孩兒的名字常掛她嘴邊。她跟我講學校發(fā)生的搞笑的事情,是某個男生不小心進了女廁所……哦,我反應遲鈍,沒找到笑點,再看看她,早已人仰馬翻了,然后問我,你覺得不搞笑嗎?說起班上壹個讓她很生氣的男同學,眉眼緊蹙,嘟噥著小嘴,我配合她很用力地聽著,擔心有所遺漏,你不會想到,樸樹歌詞里唱的向同桌借半塊橡皮的故事已經(jīng)被改編,開始在小學低年級上演。故事的最后是,這個男同學總是招惹她,以借橡皮或者借別的學習工具的理由,上課找她說話,害得她無法專心聽講。我回應她,那個男生喜歡你吧!她發(fā)出壹聲尖銳表示反對,然后壹臉焦頭爛額。估計,那個小男孩兒也搞不懂為什么自己每天都要找點兒不痛快吧!

同樣年紀的侄兒,他的樂趣是開比他小3歲的表弟的玩笑,說他喜歡班里的某某女生。他們好像對彼此的暗戀對象都很上心,他說他,他也說他。兩兄弟拌嘴時,花癡、變態(tài)、同性戀這樣的詞匯就是他們相互攻擊使用的槍子兒,他們對這些詞的真正意義知道多少呢?不過被當成時髦、好笑的玩笑話使,說話的時候壹臉開心樣,笑得合不攏嘴。當我問到他:你喜歡你們班里的誰?他會害羞的調(diào)轉(zhuǎn)頭去,壹邊否認壹邊巧妙地把話題拉向別人……

part2:不要低估小孩的好奇心

成長的路上歡樂很多,僅僅是如此粗略的數(shù)數(shù)小孩在性意識方面的變化,都能嘗到回憶里蜜壹樣的滋味兒。

成長的變化,能摸到的痕跡就在壹瞬間,在這瞬間到來之前,你難以察覺,更難以想象它經(jīng)歷了怎樣的年月積累和發(fā)酵。特別是,如果你是壹個對小孩的變化不常關注、不太敏感的父母。

在捕捉自己的性意識變化上,小孩也是遲鈍的。在我努力回想自己小時候?qū)ι眢w變化和帶有性意味的感覺時,比較清晰的記憶需要循著上小學的印跡才能找到壹些,或者,某些讓我記憶深刻的情感體驗在我專注回想時,能喚醒我壹部分零散的記憶。這些遲鈍,我理解為小孩對父母制造的家庭文化的認同,這是壹種防御,也是壹種自我保護的能力。

千萬不要低估小孩成長過程中接收到的信息。每天都有來自外界(父母、老師、同學)的刺激(情感的,生理的),還有來自內(nèi)在(身體)的刺激。這些信息被接收的時候,可能在小腦袋里轉(zhuǎn)壹圈兒、兩圈兒、叁圈兒……也可能只停留壹會兒,因為成人的打擾。如果小孩壹直被打擾,他的無奈和煩躁不難想象,他整合信息的能力、獲得愉快經(jīng)驗的能力該是最大的擔憂了。

6-12歲,是性啟蒙的重要時期。由于身體的變化,刺激是不斷的,他們每天都有新發(fā)現(xiàn)。這些身體的刺激、外界的刺激、加上他們自己的想象、模仿、嘗試,和來自成人的回應,構(gòu)成了他們的性啟蒙老師,但是,這個老師無法給予小孩正確的生理信息。

你覺得這些信息被歪曲、染色的可能性有多大?

想想現(xiàn)今隨處可見的媒體就顯而易見了。更重要的是,作為父母、老師的你,想必也是談性色變吧!對小孩談論這些,更是難以啟齒。而且,怎么談也是關鍵!

小孩從外界搜集到的對性的知識是渾濁的,他又會以怎樣的眼光來看待性呢?到了青春期,為了滿足生理的需求、探索內(nèi)心的疑惑,他們能做的超出你的想象。不要低估小孩好奇心。這或許是危言聳聽,大膽的行為不可能發(fā)生在每壹個小孩身上。但那些聽起來不那么可怕,卻依然對小孩心理深有影響的事件,父母很可能沒聽小孩說起過,或者父母知道了并沒有恰當處理。或許就是這樣壹些沒被關注到,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是小孩心理永久的包袱。小孩的內(nèi)在世界會影響他當下的外部世界,這種對性的含糊不清或者扭曲的認識,壹定也會伴隨在他日后的親密關系中。

拋開和小孩談性的技術考量,父母回應小孩的態(tài)度是更重要的,談性,重要的或許不是具體內(nèi)容,而是小孩從中接收到的是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談和如何談,也體現(xiàn)了親子間的關系,父母的不評判和積極回應的態(tài)度,也在幫助建構(gòu)小孩內(nèi)在的愛的能力、好的關系的原型。

這樣的態(tài)度難以壹下獲得,需要經(jīng)受專業(yè)的訓練指導,正如成為壹名優(yōu)秀的咨詢師需要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壹樣。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