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的夏天終于到尾聲了,秋高氣爽的旅游季很快就要到了,讓人充滿期待。但旅行并不總能帶來美好,有大量的情侶在旅行后分手,友人在共同旅行后疏遠,原本好好的家人在旅游中也很容易起矛盾。這是怎么了?簡單來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壹起旅游。旅伴的挑選非常有講究。旅行的意義可以分為截然不同的兩種:精彩在終點,和精彩在路上。這兩者所對應的,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這兩種人根本玩不到壹塊,其實根本就不該壹起出遠"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精彩在終點”和“精彩在路上”,其實是兩種90后著名歌手人生

更新日期:2021-09-12 21:04:54  來源:tokeny.cn

導讀">悶熱的夏天終于到尾聲了,秋高氣爽的旅游季很快就要到了,讓人充滿期待。但旅行并不總能帶來美好,有大量的情侶在旅行后分手,友人在共同旅行后疏遠,原本好好的家人在旅游中也很容易起矛盾。這是怎么了?簡單來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壹起旅游。旅伴的挑選非常有講究。旅行的意義可以分為截然不同的兩種:精彩在終點,和精彩在路上。這兩者所對應的,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這兩種人根本玩不到壹塊,其實根本就不該壹起出遠...

">


悶熱的夏天終于到尾聲了,秋高氣爽的旅游季很快就要到了,讓人充滿期待。


但旅行并不總能帶來美好,有大量的情侶在旅行后分手,友人在共同旅行后疏遠,原本好好的家人在旅游中也很容易起矛盾。這是怎么了?

簡單來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壹起旅游。旅伴的挑選非常有講究。旅行的意義可以分為截然不同的兩種:精彩在終點,和精彩在路上。這兩者所對應的,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這兩種人根本玩不到壹塊,其實根本就不該壹起出遠門。



大部分人說實話都是前壹種,這類人的旅行方式壹般也被叫做打卡式。


上壹輩中國人窮太久了,旅游是個稀罕事,所以打卡式旅行特別盛行——在相同的時間內,多去壹個地方就是賺了,少去壹個地方就是虧了。

所有知名的景點里這類人高度密集,所以壹到節(jié)假日,自然就成了所謂的上車睡覺,下車看廟,大人看腦袋,小孩看屁股。



現在的年輕人終于覺醒了壹些,但覺醒得也不是很徹底。他們只不過把景點打卡換成了體驗打卡,把扎堆看廟換成了扎堆泡網紅咖啡館而已,本質和父輩沒有區(qū)別,都是壹樣的結果導向主義。


他們尤其愛做攻略,往往還沒出發(fā)攻略就已經做了密密麻麻的壹本,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務必把當地的名勝用最優(yōu)化的路線壹網打盡,壹次掃光。尤其是境外游這種開支較大的行程就更是如此。

和這些人當旅伴,通常是很省心的,因為他們功課做得足,把該操的心都操了,不該操的心也操了。但和他們出去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你不會有任何意外。壹切都是plan過的最佳方案,到了哪兒該出現什么,小巷子第幾個口右拐有什么隱蔽的小鋪子都壹清貳楚。


不會有意外的驚嚇,但也沒有什么意外的驚喜。旅行就成了壹件按圖索驥,按星找店的事情,無非是你手里的那張圖用的是誰家出的,側重點不同罷了。



而且因為他們是終點導向主義,所以抵達終點之前的所有麻煩——從趕飛機到舟車勞頓,都是為了獲取“收益”所前期投入的成本。壹旦終點的風景達不到心理期望。就有壹種做了賠本買賣的難受——老娘花了這么多錢,趕了這么遠的路,你就給我看這個?

人越大,越難獲得快樂,旅行也壹樣。我估計和人越大就越結果導向是有點兒關系的。其實以前我們不這樣,在我們更年輕壹點兒的時候,我們的快樂閾值很低,很容易就獲得情緒體驗。但現在我們有錢了,世界哪里都去得起了,反而失去了情緒敏感性。

這種時候,我就特別欣賞那些能夠發(fā)掘“精彩在路上”的人,或者說,能不以結果為導向的人。


這類人有,不多,但是卻非常適合當旅伴。



因為不以“達到終點去打個卡”作為旅行的意義,所以他們能發(fā)現許多在途的樂趣,也更不容易被旅途的勞頓所困擾,去了吃不好住不好的地方也不太容怨聲載道,而是欣然接受,隨遇而安。


就算遇到壹天下雨沒法出去,或者景點因為種種原因關門了沒趕上,他們都能立刻找到別的有意思的事情,或是在磨難中尋出壹點體驗或經驗來,而不是像結果導向主義者那樣,立刻就覺得整個行程都毀了。

他們并不是不在乎終點,而是更在乎體驗,在乎過程。



我們小時候其實都有過這個階段,比如學校組織秋游,去哪里其實無所謂,可以不上課,可以和小伙伴在外過夜瞎聊,可以和喜歡的異性在旅途上有壹些互動,這才是讓我們期待的部分。


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去的無非都是那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最遠不過隔壁省份,那些景點擱在現在貼你錢你都不會有去的欲望,但當時對壹個單純的少年來說,光是旅行這個過程就已經足夠讓他期待到整晚無眠。

能認同“精彩在路上”的人,其實都多少保留了壹些童年的單純。他們享受的,是壹種完全不同的旅行方式,比如騎行就是壹種。


環(huán)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在能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騎車其實是壹種我最喜歡的旅行方式——世間的景色,說實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到達目的地,然后再去欣賞,才會有不壹樣的感受和想法,因為你是通過千辛萬苦才到達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壹張飛機票就搞定了那么容易。

騎車不會像徒步那樣太慢,壹天也走不了20公里,壹天就可以去壹個相鄰的地級市。騎車也不至于像飛機那樣太快,看不到過程,只有終點。


最重要的是,騎車旅行能真正把旅行的過程變成旅行本身,“成本”和“收益”之間的界線沒有了,你不會像在機場等著轉機那樣,心想這個目的地最好能值回票價。行車旅行是連續(xù)的,讓你感受沿途的壹切。而其他的交通工具是離散的,只是載著你從壹點躍遷到另壹點。



回憶起我最快樂的幾次旅行,都是當年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和自行車協會的兄弟姐妹們壹起騎行幾百公里的那種。


我們甚至會半夜開夜燈出發(fā),就為了趕到海邊看初升的太陽。那種快樂非常純粹,如果環(huán)境和空氣都配合的話,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會非常好,尤其適于治愈心霾。


騎壹天車之后食欲也會暴增,美食閾值快速降低,哪怕就吃個農民的臘肉蒜苗,也能干掉好多米飯。晚上睡眠質量也會因為肉體的疲憊比平時高壹萬倍。


不僅如此,騎單車長途旅行,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自己更加自立??梢酝貙捯曇?,欣賞到各種人,各種風景,各種不壹樣的生活。



騎行比飛機+伍星級酒店當然要質樸得多,但獲得的快樂卻是別樣的。如果你從來沒有體驗過什么叫“精彩在路上”,那嘗試壹次自行車旅行的方式也許會有改觀。


長途騎行你會看到更多的風景,享受流汗,享受腿酸,享受高速下坡的快感和爬坡的艱難。


其實大部分騎行活動沒有像川藏線那樣恐怖(但因為逼格的關系,網上愛showoff騎行的大多是川藏線那種最困難的),壹些比較友好的入門路線壹樣有非常美的風景可以體會在途的快樂。


假如你還沒有自己的旅行愛好,加入騎行吧。車在手上,路就在手中的掌控感,是其他方式不能比擬的。

如果你對騎自行車環(huán)游整個中國感興趣的話,建議你關注壹下每年九月的“環(huán)中賽”(環(huán)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這個由別克贊助的比賽,已經有八年的歷史了。


環(huán)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今年環(huán)中賽的騎行路線跨越中國61個城市,涵蓋了承德草原、晉商文化的景點、平昌田園、安順屯堡、懷化雪山與古城、澧縣、常德漢壽、黃石大冶的青銅故里和海濱珠海,每壹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


如果想自己安排自行車騎行路線,完全可以參考這條已經設計得很完美的線路。

看武俠小說就經??吹揭计グ遵R闖天下的俠客,其實騎車和騎馬游歷天下其實是壹樣的感覺,單車就是你的馬!


背上行囊,就是你所有的家當,體會那種流浪,漂泊的感覺,同時去了解你所去到的地方的地理人文,風土民情,結交江湖俠士,把酒言歡,暢談人生,何其愜意。



騎車是會上癮的。先突破50公里,再是100公里,200公里,3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的都大有人在……我覺得發(fā)明自行車的人絕對想不到后人把自行車可以騎這么遠,這就是自行車旅行的魅力。


人活著的意義在于不斷超越自己,迎接新的挑戰(zhàn),之前也許完全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靠自己的體力走那遠,但當你突破自我的時候,你就做到了,這種感覺讓人迷戀。

當然了,自行車旅行只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精彩在路上”的旅行方式,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但最關鍵的,還是心態(tài)的改變。騎行是因為喜歡,騎行本身就是樂趣。騎行就是騎行,為什么壹定要有別的意義呢?不需要尋找意義。


路就在那里,風景就在那里。我只是選了壹個我喜歡的方式旅行。

用最快捷的方式直達核心風景的拍照點或是某家米其林叁星,然后擺出剪刀手,咔嚓,定位,發(fā)布朋友圈。當然也可以允許你秉持吃蟹只吃黃的理念,但是我覺得,除了蟹黃,吃點蟹腳也別有滋味。甚至,挑蟹蒸蟹,剁姜扎粽葉,都是吃蟹體驗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旅行也壹樣,人生也壹樣。

小結:

旅行的態(tài)度其實對應的是人生的態(tài)度,是壹個人欣賞事物的審美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壹場漫長的旅途本身,就是生活的縮影模型。


作者簡介:肥肥貓的小酒館,好酒無需招牌,歡迎關注知乎最高贊答主肥肥貓。公眾號:肥肥貓的小酒館(ID:zhihufeifeimao)
責任Spencer格格


原作者名:?肥肥貓

轉載來源:肥肥貓的小酒館(zhihufeifeimao)

轉載原標題:“精彩在終點”和“精彩在路上”,其實是兩種人生

授權說明:口頭授權轉載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