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通過波波玩偶實驗,解釋青少年心理和行為的成長變化

更新日期:2022-10-06 14:35:16  來源:

導(dǎo)讀  1961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xué)家班杜拉進行了一項和攻擊性暴力行為有關(guān)的實驗研究?! 嶒炄藛T從斯坦福大學(xué)幼兒園選取了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歲多。這...

  1961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xué)家班杜拉進行了一項和攻擊性暴力行為有關(guān)的實驗研究。

  實驗人員從斯坦福大學(xué)幼兒園選取了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歲多。這些孩子被分為兩組。分好組之后,這些孩子被帶進不同的游戲室,他們可以看到模特展示出的不同的行為。

  第一組孩子被分配在攻擊組,房間里有一個波波玩偶,成人模特把玩偶放在地上,對它實施各種攻擊行為。比如,用腳去踩它,用手捶打它的臉部,把它舉起來之后重重摔在地上,用錘子敲打它的頭部,把它放在地上踢來踢去。在攻擊的過程中還夾雜著侮辱性的語音,如“踢死你”,“你個討厭的家伙”等等。

  第二組孩子則是對照組,成人模特在房間里不會對波波玩偶實施任何攻擊行為,而是與它和平相處。

  觀察結(jié)束后,這兩組孩子被帶到同一個房間。房間里有波波玩偶,有錘子、標(biāo)槍、球等攻擊性的工具,也有蠟筆、紙張、洋娃娃、小汽車等非攻擊性玩具。孩子們被告知可以在這個房間里玩20分鐘,然后實驗人員可以通過一面鏡子觀察到每個孩子的行為。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攻擊組的孩子看到波波玩偶之后,會對它進行摔打,表現(xiàn)出明顯的攻擊性行為。而控制組的孩子則不太在意玩偶的存在,他們更多地會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非攻擊性的玩具上面。

  由此,班杜拉和他的同事得出結(jié)論,孩子一些特定的行為有時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而形成的。這個理論在生活中也得到了驗證,我們看到有些孩子在公共場合喜歡發(fā)脾氣,動手打人。經(jīng)過了解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的家里會有脾氣不好的大人,經(jīng)常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大人的這些行為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然后在特定的場合中復(fù)制出來。所以,想要避免孩子一些問題行為的出現(xiàn),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樹立負(fù)面的形象。

  同時,家長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則可以引導(dǎo)孩子出現(xiàn)積極的行為。有一個大學(xué)生,他以愛動腦、動手能力強而被人稱道。據(jù)他回憶,小的時候家里的電視機壞了,如果要請人修理需要花很多錢。他的爸爸就自己買了一本修理電器的書,每天晚上都會看書,對著電視拆拆裝裝,忙碌了很多天,最后真的把電視修好了。

  這件事讓他印象深刻,他說爸爸給他樹立了一個榜樣,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多思考,多實踐。他把這種理念帶到了自己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中,感覺受益匪淺。

  其實,有時候教育孩子也很簡單,家長先做出表率就行了。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chuàng),歡迎關(guān)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zhuǎn)載。??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