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如何學點心理學敏感多疑:關于非專業(yè)人士學心理學的一點建議

更新日期:2021-08-30 16:47:56  來源:tokeny.cn

導讀遲毓凱來源:世紀心理沙龍壹、為何學不好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正當季。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當物質生活滿足之后,精神生活的需要自然會提到議事日程,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需要會日益迫切。而心理學這門學科,所關注的正是人類自身的心靈現象及其規(guī)律,從這個意義...

遲毓凱

來源:世紀心理沙龍

壹、為何學不好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正當季。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當物質生活滿足之后,精神生活的需要自然會提到議事日程,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需要會日益迫切。而心理學這門學科,所關注的正是人類自身的心靈現象及其規(guī)律,從這個意義上說,步入小康社會的中國人,自然會從這壹學科的學習和思考中受益良多。這是壹個學習心理學的季節(jié)。

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用多言,眾多關注心靈的現代人也試圖去通過學習心理學來了解自我、認知他人、提升生活質量,然而,許多人的問題是:不是不想學,不是不去學,而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學好,不知道如何去學心理學。

當前心理學的學習熱潮中,常常存在如下誤區(qū):

1.不了解學科特點奢望,所托非人

每壹個以心理學為專業(yè)的人,在和陌生人的首次交流中,壹般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嗨,學心理學的,你能猜出我在想什么嗎?”每到此時,壹些狡猾的專業(yè)人士會以各種借口搪塞過去,而對于壹些比較老實的專業(yè)人士,他們往往會略帶慚愧地解釋說:“心理學不是算命,我們不以研究別人想什么為研究對象的?!?/p>

當然,也有腹黑的心理學人這樣回答:“你是學心理的?”“嗯”“我挺好奇的,想問問…”“首先,我并不知道也不感興趣你在想什么,我和我的同學都心理正常,心理學是理科光背背書是不行的,你心理是否正常請到高?;蜥t(yī)院的專業(yè)咨詢中心診斷,畢業(yè)了不是都做心理咨詢師,能否找到男女朋友跟學什么沒關系關鍵是臉…想問什么?”“沒了。”

這是壹個笑話了,同時也表明許多人對心理學的失望來源于對學習結果的不切實際,以為通過學習心理學就可以看透人心、直指人性了,能達到《沉默羔羊》、至少也是《lietome》的水準了,其實那只是某些影視中的心理學人,只是學科局部神話的片段,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學心理學后達不到那個水平。

那么,心理學這門學科究竟研究什么呢?按標準的說法,它以心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換句話說,相對于心理內容,心理學更以研究心理過程和心理規(guī)律為己任。例如,心理學專業(yè)者可能不以你此時此刻想什么為研究內容,他們對你在什么情境和條件下會想這些內容更感興趣。大體上,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包括人的思維過程、情意過程、個性特征,以及人與人之間心靈互動的規(guī)律等內容。

所以,那種以為學習了心理學就會猜到別人想什么,可能要失望了。雖然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但心理學絕對不是萬能的。

這里需要說明的壹個問題是,心理學不能等于心理咨詢,雖然大眾對此可能更感興趣。不錯,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但心理學絕不僅僅研究這些內容。比如,我本人就對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社會層面的心理內容感興趣,這部分,并不涉及心理是否異常的問題,考慮的更多的是心態(tài)正常的人們之間彼此如何互相影響的問題。

2.以自療為目的來自學,誤入歧途

就學科特性來說,心理學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交匯的學科,自身包含內容比較多,既有非常理科的統(tǒng)計實驗、生理腦科學之類,又有人文色彩很弄的人本主義、精神分析之類,既有馮特的科學傳統(tǒng),又有弗洛伊德的臨床傳統(tǒng),就壹個人而言,對于心理學的自然愛好,很難包含這些方方面面,自學閱讀的話,很容易只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對于心理學知識的掌握難免偏頗,偏聽偏信某壹領域的心理知識。

然而,如果你學心理學只是為了解決自身的問題、自我治療,問題不大還好,就像感冒隨便看點醫(yī)術也無所謂;但如果你自己的問題比較嚴重,到了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狀態(tài),在自學中,如果恰好覺得某壹理論可以解釋你的問題,這種“覺得”其實也往往是壹種對號入座,你會覺得說的真好啊,心理學真神啊,心理學大師真牛啊,搞不好,由了解變成了相信、由相信變成了膜拜,心理學的某種理論,成了你的宗教信仰,這就危險了。

這就好比你現在不是感冒,而是得了肺炎,你看到的理論卻是鍛煉身體有益身體健康抗百病,然后不去吃藥去跑步,結果只能是延誤治療時機。

聯系自身學習心理學壹定要注意:心理學派別林立,某種理論,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為了更深入的理解人性的某些方面,往往帶有深刻而又片面的特點;而正是許多弗洛伊德壹樣的,持有片面而又深刻的觀念的心理學家組成了心理學的整體,你如果心理學各方面的知識理論都能掌握壹些還好,知道弗洛伊德的觀點只是眾多觀念的壹種,并不是心理學的全部,不會偏聽偏信,但是,心理學你如果只看了弗洛伊德,用弗洛伊德去解釋壹切,當成宗教信仰,就容易走火入魔了。

另外,現在市場上心理學比較火,其實不是科學心理學多火,而是心理學這個概念很火,許多人借心理學之名,行謀財獲利之實。許多并不科學的理論,也包裝成心理科學的內容,在市場上大行其道,如果你沒有對心理學科基本的了解,貿然進入這壹學科,又因為自身的心理問題病急亂投醫(yī),那么走上邪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說,對于那些為自身心靈問題尋找出路的人而言,心理學可能并不適合自學。

3.按心理學發(fā)現去生活,東施效顰

心理學有許多精彩的發(fā)現,利用它會不會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條件的。曾有的年輕人學習了行為主義的強化學說,覺得很好,便利用來談戀愛,追女朋友,結果怎么樣呢?想想大家也知道了。那么,如何看待心理學那些發(fā)現和理論,才能不至于誤用害人害己呢?

相對于壹些社會科學,心理學對于方法的強調會更為嚴格壹些,相對于理論,它更強調實驗,注重用數據來說話。舉例說明:現象學的研究更注重個體的體驗和經歷,但科學的心理學認為例子是壹個弱的證據,并不能說明你所支持的理念正確。比如,當人們問壹個老壽星為什么長壽時,有的人回答是“抽煙喝酒不運動”,那么心理學不會立即得出“抽煙喝酒不運動”是長壽的原因,而是通過調查,如果達到顯著多數的壽星都是這種觀點,我們才會得出支持這壹假設的結論。因此,如果說“心理學研究表明”,壹般是指通過調查或者實驗得出的結論,而不是通過個案分析得到的結果。從這壹點上說,心理學的研究可信度還是蠻高的。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心理學的發(fā)現既然有實驗數據的支持,而實驗則都是有條件的,進言之,心理學規(guī)則的應用也必然有條件的限制,也就是說,某些規(guī)律,只是在某某條件之下才適用,只有在某某的情境之下,才有某某規(guī)律的存在。所以,如果偏離了適用條件而談心理學規(guī)律,不計生活的現實背景而濫用心理學,就是耍流氓。

當前的壹些流行心理學讀物中,為了故作驚人之語,往往奢談心理學發(fā)現,而有意無意忽略規(guī)律存在的前提條件,這樣,壹些不明真相的閱讀者就會上當,從而誤用心理學。不是心理學無用,濟世良醫(yī)也要對癥下藥。

4.從普心開始亦步亦趨,半途而廢

很多學院派的人在建議別人學習心理學時,往往依據學科結構,按照自己當年專業(yè)的學習順序而開列出壹系列書單,供人參考。比如,推薦下面的書單: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

確實,這些是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必讀書目,想搞點心理學研究也必須要學好這些內容,然而,對于壹個自學心理學的人是否必須呢?

我們以心理學學生中廣受追捧的《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教材為例,作為壹名專業(yè)學生,遇到這樣的教材來學習,真是壹件幸事,知識結構全面完整、而且文筆通俗易懂。然而,個人認為,從其它方面說,看這樣大部頭的著述,對生活的幫助有限,如果壹個人以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為目的而讀這本書,大多的結果會失望。注意,《心理學與生活》是本教材,學習考試的作用最大,應用的意義不大。這就好比看壹本《經濟學》的教材,對理財有幫助嗎?看壹本《化學》的教材,對做菜有幫助嗎?……哦,后者好像有點幫助。

另外,心理學本身是壹個舶來品,這是壹門在西方個體主義社會中誕生成長的學科,傳統(tǒng)的心理學入門課程中,是以壹個正常成年人的感知、記憶、理解為重點,多為基礎性的內容,離咱們中國人心目中的關注人際互動的心理學比較遠。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許多人為了更好地人際互動來學心理學,但學的卻是基礎的心理的腦機能、注意、記憶的特點之類,因此,許多人讀了幾本心理學書發(fā)出感慨:“我現在學的心理學,也不是我想要的心理學???”

贊美《心理學與生活》的,無非幾類人:①被其他更枯燥的教材狂虐過,然后突然看到壹本不用死記硬背還能有印象的書;②自己寫教材講課的人,原來心理學還可以這樣講,還可以舉這樣的例子;③指定教材不得不看,斯德哥爾摩了;④老師說好我也說好;⑤自己的專業(yè)比心理學枯燥得多;⑥個性真的很特別。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沒有沒用的知識和書籍,書有用無用全憑讀者目的與情境。我們薦書之時往往容易自以為是,以為你好目的推薦看似高大上實質坑死人的書籍,類似對壹位不會做飯的主婦你不推薦菜譜而是營養(yǎng)學。大眾以好奇娛樂為目的想看點心理學,而你推薦心理學與生活就是自戀。在壹些業(yè)內人士影響下,許多非專業(yè)心理學愛好者從普通心理學苦苦讀起,然而,用不了幾章,他們就將這些教材束之高閣了,學習心理學半途而廢,他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從此珍惜生命、遠離心理學。

貳、如何學好心理學

講到這里,似乎心理學學習太難了,是不是要我們知難而退???當然不。

誠然,在心理學學習的熱潮中由于學科特點,存在誤讀亂用的可能性,但是,心理學也不是高不可攀的絕代佳人,如果了解她的背景和壹些脾氣,還是可以俘獲心理學的芳心的。不是心理學不好,不是心理學沒用,而是沒有用合適的方法,學到有針對性的心理學知識。

1.做好思想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學習心理學,尤其是自學心理學,必須采用適合的策略和有針對性的方法。不同人學習心理學會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學習目的采用的學習策略也應有所差異??荚嚨膶W生,依據教材亦步亦趨深入是正道;心理疾病的患者,去尋找靠譜的醫(yī)院醫(yī)生是坦途。在這里,我們所針對的,是壹些身心正常的普通人,對心理學感興趣,不以考試自療為目的,僅僅想了解自我、認知他人,提升生活質量,這些人,如何來學點心理學?

要認清壹些現實:

首先,在當前的心理學圖書市場中,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卻又良莠不齊。人們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作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心理學涉及的內容可謂方方面面,圖書市場上以心理學為名的書也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在這些圖書中,既有嚴謹的科學研究著述,也有很多以“心理學”為名的心靈雞湯類不靠譜出版物。如果沒有相關的知識基礎,去自助閱讀這些所謂的“心理學圖書”,自然對工作生活益處不大,不僅不能提升個體的幸福感,說不定還“走火入魔,誤入歧途”。

其次,即使在正規(guī)、科學的心理學出版物中,有相當壹部分是補救性的心理知識,即關注的是如何去治療心理疾病,恢復心理健康。專業(yè)的心理學工作者,或者是心存困擾的人群,閱讀壹下或許不無裨益,但是,壹般人閱讀此類圖書好處有限,你身邊的正常人比有病的人多多了(當然,如果你覺得身邊的人都有病,那求醫(yī)的就應該是你),他們也不需要你的解救;而且,看此類心理疾病的書多了,還容易因為“自我證實傾向”的存在,把自己和身邊的人普通問題歸結為心理障礙。

至少筆者所見,在心理學學習這方面,還真稱不上開卷有益。學習的話,必須把有限的生命運用到最具性價比的學習中,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方式,才能有所收獲。

2.選擇合適內容

對于大多人而言,學習心理學的目的主要不是進行心理學研究,而是讓心理學的研究結論為我們的現實生活服務,通過學習心理學,提高生活工作品質?;诖?,面對眾多的心理學知識,有些內容就可以暫時不學或不重點學了。比如,在心理學入門的課程中,基本都有研究方法的介紹,這部分內容有些艱深晦澀,對搞研究很重要,然而跟真正的生活關系不大,就可以舍棄不看。再如,心理的生理基礎,關于腦科學的探討也是當前心理學的熱點,但和現實離得比較遠,亦可以暫時忽略這方面的學習。

那么,壹般人讀心理學要從哪里學起呢?筆者建議如下:

壹是心理學史。

心理學學派林立,內容繁多,究竟哪些內容是科學心理學的范疇,哪些內容又是民間心理學的智慧,哪些靠譜,哪些扯淡?……讀史使人明智,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心理學史的學習得到解決,學習心理學史,我們可以知曉心理學是怎樣成為壹門科學的,又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每個學派在心理學史上的地位如何,你所喜歡的心理學研究和理論,在歷史上,又處在什么樣的地位……等等。通過心理學史的了解,你可能更清楚心理學各種理念和研究的源頭,以及自己對于心理學的興趣在哪里,學什么,會滿足自己的工作需要,學什么,會提升自我的心理素養(yǎng)。

推薦書目:墨頓·亨特《心理學的故事》;基思·斯坦諾維奇《對偽心理學說不》;rogerrhock:《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laurenslater《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

貳是社會心理學。

壹些人可能有疑問:社會心理學是不是要談社會變革、不同社會中的群眾心態(tài)???這個和我們的工作有關系嗎?還真不是,在英語中社會心理學(socialpsychology)的“社會”(social),不是我們日常概念中“社會主義”那個社會,在心理學上,社會心理學其實談的就是人和人相互動的心理現象及規(guī)律,涉及到的內容多是人怎樣自我認識又怎樣認識他人啊,人和人之間為什么喜歡為什么愛,偏見是如何形成的,人是如何受到別人影響的,等等,更確切壹點表達似乎是“人際互動心理學”。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心理學不幸是由西方人創(chuàng)建的,結果,西方的心理學研究了太多的變態(tài)心理和個性行為。如果心理學是由中國人創(chuàng)建的,那么它壹定是壹門強調社會心理學的基礎學科”。中國人學心理學,壹般學到社會心理學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最喜歡的內容。人們要想理解自我、影響他人,社會心理學必須好好學,掌握了這其中的規(guī)律,不僅對理解自我有幫助,在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人際互動中也不無裨益。

推薦書目: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羅伯特·b·西奧迪尼《影響力》

叁是心理學導論。

如果心理學史和社會心理學你讀得性質盎然,心理學不僅沒有嚇跑你,反而對心理學的興趣越來越濃了,那說明你是真正喜歡心理科學的。所以,就要從西方人學習心理學的第壹本書看起吧,可能枯燥壹點,但過去這壹關,你就真正步入科學心理學的世界了。該看心理學導論了。

推薦書目:《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最佳入門》

這些書讀完,剩下的內容不推薦了,你已經在頭腦中建立了基本的心理學學科框架,現在可以根據興趣進入自由閱讀階段了。育兒的,讀《發(fā)展心理學》;當官的,讀《組織行為學》;戀愛的,讀《親密關系》……

多說壹句,本人的新浪微博@遲毓凱曾開設了壹個話題:#讀心理學的書#,那里面我推薦了壹些心理學讀物,包括每本書的特點以及適應人群,需要者可移步新浪微博搜索。

歡迎來到心理學世界!

3.采用多元形式

知道了學習心理學的內容重點,到哪里去尋覓這些內容呢?

壹是圖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心理學的自我提升離不開展卷閱讀。然而,對于琳瑯滿目的心理學圖書,非心理學專業(yè)出身的人,如何判斷壹本心理學書靠譜不靠譜?其實也不難,找到自己喜歡的圖書,首先先看出版者??孔V的出版社總會出靠譜的書。就心理學圖書而言,幾所高校出版社出的心理學書相對還是有質量保證的,如北大、北師大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華東師大出版社,等等;另外,有些書系的書出的也不錯,如萬千心理系列,湛廬文化系列,等等。其次,再看著者。雖然有的心理學家你并不知曉,但如果是壹本嘔心瀝血的著作,作者常常會在前言后記中把該書特性,成書艱辛之類娓娓道來;而相對另壹些圖書,前言后記都無,編者不詳,這樣的圖書就要小心壹些了。

貳是影視。在圖書之外,關于心理學的影視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網絡上各大高校公開課的存在,可以讓大家做到足不出戶,而游學天下。在網易、新浪等公開課的課程中,也有壹些心理學的內容,而且他們大多是來源于世界名校,和他們學心理學,等于同高手過招,自然獲益多多。

叁是同志。叁人行,必有我?guī)?,但學習心理學也必須找到同道中人。當然,身邊有喜歡心理學的同行更好,可以互相促進著學習。如果身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少,也不怕,現在的網絡眾聲喧嘩、資源豐富,去微博、微信、豆瓣轉轉,很快就會找到同道中人;而且,壹些專業(yè)的科普網站也在不斷更新著心理學的內容,如壹心理、果殼網,等等,瀏覽壹下,你會找到理想的內容和合意的人。

叁、學心理學會不會變態(tài)

額外的問題,學過心理學會怎樣?心理學人會不會很可怕?學心理學會不會學到最后自己也變態(tài)了?

1.心理學人很可怕嗎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搞心理學的人都目光深邃,心靈敏感,不管你什么樣的表現,他都會分析出你行為背后的動機,是個相當利害和不可親近的角色。公眾得出這樣的結論不足為怪,因為我國的心理學專業(yè)人員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從影視上得到心理專業(yè)人士的形象的,以為各個心理學家都象《沉默的羔羊》中那位吃人的心理專家那樣可怕呢?

也許真的有這樣的心理學從業(yè)者,但至少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我還沒有見到過。其實,心理學由于研究領域的廣闊性,相對于其它專業(yè),心理學業(yè)內人士更會體現出參差百態(tài)的特點。有的人研究人的注意或者記憶,那么他們的表現更可能象個物理學家;有的人研究大腦的生理機制,可能更象個生理學家;有的人研究心理學理論流派,可能更象個歷史學家;有的人研究不同文化下的心理特點,可能更象個人類學家……對于心理學的研究,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也可以利用社會科學的辦法,這也是心理學的迷人之處,每壹個學心理學的人,不管他的個性和喜好如何,都可以在心理學研究領域中找到屬于他自己的位置。也許沒有人能說清心理學家究竟什么樣,但絕對不只是如影視所表現的心理學家那樣單壹的形象。

2.學心理學會不會學變態(tài)

從我個人的感受而言,在心理學研習的人群中,確實變態(tài)者可能要比壹般的群體要高。但追究其原因,我并不認為其變態(tài)的原因是由于學習心理學。心理學壹般有叁類人在學習,壹類是有專業(yè)興趣的人,從小就對自我與他人的互動感興趣;壹類是由于某種原因誤入心理學陣營,他們或是情愿或是不情愿在學習著心理學;還有壹種人,是在學習心理學之間,本身就有壹定的心理問題,他們之所以來學心理學,就是要為了解決其心理問題的。換句話是,他們不是學心理學學變態(tài)了,而是變態(tài)了才學心理學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的存在,給公眾的感覺是學心理學的心理問題反倒更多,這里其實有個變態(tài)和學習誰先誰后的問題。

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心理學更多的是壹種科學,壹種看問題的角度;它不是宗教。但是在現實中,也有壹些人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癡迷,把心理學某些理論(尤其是精神分析有關的)當成了壹種信仰,而不是采用壹種研習和客觀對待的態(tài)度,這確實也容易出壹些問題,尤其是當學習者有壹些人格缺陷的時候??傊?,為什么學習心理學的人變態(tài)的多,不是因為學習心理學之后變了態(tài),而是因為有些變態(tài)的人在學心理學,而且采用了變態(tài)的方式。

關于遲毓凱:專業(yè)開玩笑,開專業(yè)的玩笑,大學心理學教師,偶爾也科普?!暾键c的東西會放在沙龍,聽我每天碎嘴嘮叨,可關注下面我的新浪微博→_→@遲毓凱。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