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荷花親子]做不到不惹孩子生氣,就用愛澆滅

更新日期:2021-09-11 18:47:35  來源:tokeny.cn

導讀在圣經(jīng)以弗所書6章4節(jié)有一段經(jīng)典的文字:“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yǎng)育他們?!睂τ谶@一句話,能夠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這里面所謂的“不要惹孩子的氣”(notexasperate),...

在圣經(jīng)以弗所書6章4節(jié)有一段經(jīng)典的文字:“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yǎng)育他們。”對于這一句話,能夠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這里面所謂的“不要惹孩子的氣”(notexasperate),說的正是我們?yōu)槿烁改傅?,不要激怒你的孩子,在教育孩子上,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自己,放棄任何不合情理的教育方式以及權(quán)利。

如果你做不到“不惹”孩子生氣,那么就學習接納孩子的生氣,用你的愛心把他怒火熄滅。

請合理對待孩子

在平時親子關系中,孩子遭到不公平對待的情況常有。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國家心理咨詢師、催眠治療師、家庭戲劇治療師黃家良稱,某種原因來自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經(jīng)歷過很多,對很多事情的判別很準確;又或者是對自己做父母的能力信心不足,因此產(chǎn)生不合理的教育行為。

通常在面對一個“屢教不改”的孩子時,為人父母都會動用到相應的“武器”———或是責備,或是打罵,或者呵斥……而不少父母都會發(fā)現(xiàn),當使用這樣的“武器”時,孩子都會聽話了。然而,他們未必知道,正是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感到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的內(nèi)心充滿憤怒和委屈,但他自己卻對父母的態(tài)度無能為力。當孩子感到被委屈、不被關懷、不給申辯、不給與自由活動、不給與其他孩子交往等等時,他的內(nèi)心必然充滿了憤怒。當孩子被激怒的時候,他們所關注的不再是父母的教育內(nèi)容,而是轉(zhuǎn)向關注自己內(nèi)在的不公平的感覺,自然產(chǎn)生相抵抗的身心行為。

孩子氣什么

美國NLP大學授證NLP高級執(zhí)行師、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客座導師林清從身心運作規(guī)律的層面來解讀家長會讓孩子生氣的原因。他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家長內(nèi)在的觀念相沖突。比如孩子做作業(yè)時,喜歡手上玩著東西,在家長看來是不專心的,就會制止他,但實際上,或許孩子就是這樣才放松心境,用開放的狀態(tài)學習。

二是人會生氣,是自己把心交給了環(huán)境,離開自己的中心。孩子生氣,是他在乎他所處的環(huán)境、家人對他的態(tài)度。不惹孩子生氣,還要教會孩子關注自己的情緒,回到自己的中心有效地轉(zhuǎn)化,因此,善待孩子的情緒是支持孩子成長的重要原則。

父母“惹”誰了?

不包容

孩子用棍子敲打一個瓷器,不小心敲碎了。

家長:你怎么這么搗蛋,你太讓我失望了。

林清:當父母說出“你太讓我失望”時,孩子內(nèi)心會自然反應:打碎瓷器=失望無用的人,這時孩子內(nèi)在的價值感會很低,自然會用生氣來維護自己的自由和尊嚴。

恰當?shù)淖龇ㄊ?,把事實和自己的感受與孩子溝通,重要的是,行為不等于人。

強烈反問

老師把家長叫到學校,說孩子最近狀態(tài)有點不好,希望家長與孩子溝通,了解情況。

家長:(一回到家)你為什么不好好讀書?給你吃給你穿,還給你輔導功課。你是受了委屈嗎?受委屈就說出來。

林清:家長這種猛烈的回應,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當一個人失去安全感的時候,內(nèi)在的恐懼、憤怒等復雜的情緒會油然而生。家長可以帶著愛、平靜地接納事實,然后問問孩子最近發(fā)生什么?爸爸媽媽可以為你做些什么?孩子在安全的港灣中才愿意表達內(nèi)在真實的想法,感受到家庭愛的流動。

缺少尊重

孩子與別的小朋友打架了,對方哭了。

家長:你怎么搞的,趕緊道歉。

林清:小孩打架是生命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游戲,同時孩子發(fā)生打架原因很多,如果一味地讓孩子道歉的話,孩子可能會感覺到不被尊重,生氣是自然的。面對這種狀態(tài),家長可以誠意地邀請孩子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感受,這樣,家長可以支持孩子學習非暴力、優(yōu)雅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

缺乏傾聽

小群不想學琴,每次一到快要上課就情緒不穩(wěn),吵鬧著不要去。

家長:學琴對你有好處,媽媽以前就想學,都沒學成。這也算幫媽媽實現(xiàn)一個愿望了。

黃家良:首先,不要讓孩子覺得他在學的東西是為了別人。如果是為了別人,還要這么辛苦,就算再孝順的孩子,他答應你去學,他常常也會迷失方向,體會不到真正的樂趣。

再者,家長沒有很清晰地告訴孩子,學琴會給他帶來什么。家長也應該聽聽孩子的聲音,他到底喜歡的是什么?;蛟S他認為吉他、圍棋、舞蹈讓他更有興趣,而且這些也同樣可以讓孩子的樂感好、思維好等。

現(xiàn)在好多孩子一到放學或者周末,都要去學很多東西,如果讓一個大人一周無休息,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會生氣。學習是有益成長的,但不要過度關注家長自己的需求,忽略孩子的需求,而且要讓孩子懂得學習融于生活,用享受生活的心去享受在學習中的成長。

放縱

孩子最近吃飯是越來越不乖,扔筷子、勺子,把飯弄一地,一點也不吃。

家長:孩子搗蛋是正常的,我們讓他這樣,幫他收拾好就行了。

黃家良:孩子突然變成這樣,應該是感受到了被忽略,或者是在試探父母給他合理行為的度是如何??v容非常態(tài)的言行,不敢給與必要的管束,也是間接惹怒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怕自己的管教對孩子太嚴厲,干脆對孩子不合理的行為不理會,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也不給與處理。

孩子感覺被忽略時,他會用這種行為引起父母的關注,而父母卻不在乎,任由他這樣,容易讓孩子證實你們真的在忽略他,更生氣。這種情況可能發(fā)生在,他看到別的小孩做什么時,而別人的爸爸媽媽給予了不同的處理方式。

另一種是孩子處在學習什么是合理行為的階段,結(jié)果在家里什么都可以,但在家以外的時候,他的行為卻受到抵制。他們的內(nèi)心就會被激怒,且無法辨別什么是合理行為。

可以怎樣做?

如果把握住原則性東西,方法就會自然而生。不惹孩子生氣,也有其原則性的指引。

溝通為首

黃家良認為,家長對孩子要有真正的溝通。溝通指的是雙向的交流,彼此有問有答。遇到不同的觀點時,要遵守一個原則:快快進入聽的狀態(tài),讓孩子慢慢地說,自己控制好情緒,不要馬上動怒。

給孩子思想的空間

在溝通里容留時間給孩子,因為他們需要思想和內(nèi)心的評估,但很多家長給出一個問題,不容孩子去思想,就要他們立馬回答,這樣孩子就會感到:你不是真正想知道我的想法,你所說的都是假的。

教孩子學會度的把握

孩子在小的時候,還不會知道什么叫分寸,所以他是沒有“度”可言的,這個時候就是讓家長教孩子懂得“度”是什么。小小孩子,他們常用的了解父母的方法:探父母的底牌。

就是得一進三或進五,看父母的反應。三歲前是教孩子有度地生活極為重要的時間。

教孩子學會欣賞自己

對于孩子學習時鬧情緒的問題,也需要家長正確引導。讓他明白學習不是為了他人,還要聽取孩子的喜好,不要執(zhí)著于父母自己的喜好,至少要給孩子合理的解釋。教孩子學會欣賞自己的進步、成就,輕松應對學習,從中獲得樂趣。

顧惜孩子身心

家長還要對孩子的身心顧惜。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直接而正面的關注:如當孩子生病時照顧他們;遇到困難時支持他們;受到挫折時鼓勵他們;失敗時安慰他們;成功時欣賞他們;彷徨時開導他們;在那稍縱即逝、有話要說的片刻認真傾聽他們;在穿著、飲食、娛樂等方面合宜地滿足他們。這一切都表示父母對孩子身心的顧惜。

特備課程

嘗試學習接納孩子生氣

我們提倡父母不要惹孩子生氣,但我們卻不能保證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當你不能做到讓孩子不生氣時,不妨嘗試一下學習接納孩子生氣的表現(xiàn)。

林清認為,生氣只是生命成長中的自然現(xiàn)象,如果家長心中有足夠的空間接納孩子的表達,那么孩子就可以在生氣的情緒中感受并成長。

生氣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情緒信息。避免讓孩子覺得生氣就是不好的、要遭打罵的、是不乖的,這種情緒是允許的。樂觀點說,會惹孩子生氣,是家長與孩子有連接,而且生氣的孩子是敢于表達自己。如果不允許孩子生氣,孩子長大后,可能會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在東方文化里,很多人都善于表達內(nèi)容,比如跟孩子講道理,同時很多時候不知道如何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情緒。

生命像一間房子,每天都有各種“客人”(情緒)拜訪房子,如果接納它們,它們會來了又走,可以是一瞬間的,如果抗拒它們,它們會一直在。父母接納孩子生氣的態(tài)度,才會不讓孩子生氣的狀態(tài)升級。因為,拒絕會讓事情延續(xù),接納才會讓生命蛻變。父母自身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越來越睿智和包容。

郭利方提出對待容易動怒的孩子的原則:一、愛他。二、提升自己的能量影響他。三、當你不能改變時,就放下,給予孩子更大空間自己去感受,去成長。四、更深層地接納生命神圣的存在,去愛他。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