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青少年心理 > 網(wǎng)癮 > 正文
導讀 近幾年,關于孩子沉迷手機和網(wǎng)絡而造成嚴重后果的新聞層出不窮。有的孩子因為玩手機、看電視眼睛近視,有的孩子因為網(wǎng)絡游戲成績下滑嚴重,有的家庭總是因為手機和游戲問題陷...
近幾年,關于孩子沉迷手機和網(wǎng)絡而造成嚴重后果的新聞層出不窮。有的孩子因為玩手機、看電視眼睛近視,有的孩子因為網(wǎng)絡游戲成績下滑嚴重,有的家庭總是因為手機和游戲問題陷入親子大戰(zhàn)。還有更嚴重的,有的孩子因為手機和游戲毀了自己的一生。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手機和網(wǎng)絡游戲對孩子的危害,也在想盡各種辦法想要把孩子從各種垃圾快樂中拯救出來,卻發(fā)現(xiàn)難度很大。
我的一個姑姑就為此苦惱不已。她的大孫子已經(jīng)讀小學六年級了,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他不知怎么的就學會了用手機上網(wǎng)。住在寄宿學校時還好,學校管得嚴,不允許帶手機。但是一回到家里就不行了,孩子每次回到家連招呼也不打,放下書包就開始玩手機,一玩就停不下來。
姑姑想過很多辦法,把手機藏起來,她孫子總能找到。把網(wǎng)絡斷了,他孫子會去鄰居家蹭網(wǎng)。強制把手機收走,他孫子又哭又叫,對她就像仇人一樣。況且姑姑也很忙,疫情期間和放假期間根本沒有辦法一直看著他。
就這樣,她的孫子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眼睛也近視了,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兒。姑姑的兒子兒媳還抱怨她沒有管好孩子,姑姑心里委屈又無奈。她實在想不通,手機和游戲就這么好玩嗎?為什么那么多孩子都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呢?
其實,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機和網(wǎng)絡游戲,絕大部分是被里面的垃圾快樂吸引住了。光怪陸離的各種游戲和精心制作的各類小視頻牢牢把握住了人們的心理特點,讓人越玩越上癮。連很多大人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更別說是自制力不強的小孩子了。
通常情況下,大人一般性的阻止方法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管得輕了,孩子不當回事兒。管得重了,容易陷入親子沖突。嚴重的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和行為,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難道,在幫孩子戰(zhàn)勝垃圾快樂的這條路上,真的沒有辦法了嗎?其實也不用那么悲觀。仔細分析一下,孩子之所以沉迷垃圾快樂,除了有產(chǎn)品本身設計上的原因之外,我們也能找到這背后反應出的一些教育問題。
大量研究和事實表明,以下幾種家庭出身的孩子更容易沉迷垃圾快樂。
第一種是父母對孩子過度管教的家庭。
這類父母通常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孩子的一言一行必須要經(jīng)過他們的允許。他們的初衷是好的,就是希望孩子少走彎路,順順利利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就是會剝奪孩子的自由和隱私,讓孩子形成嚴重的依賴心理,自制力會很弱。一旦脫離了父母的管控,問題就會顯現(xiàn)出來。
不少孩子在高考之前都很乖,考上大學之后卻開始沉迷網(wǎng)絡游戲。沉迷游戲的他們完全置學習和社交于不顧,考試掛科,嚴重的還會被勸退。正是之前他們從來沒有嘗過自由的滋味,父母一旦完全放手,他們才變得肆無忌憚。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對父母之前過度管教的一種反噬。
第二種是父母總是習慣性的打擊和否定孩子的家庭。
根據(jù)阿德勒的人格理論,孩子生來就有自卑感,而外界的否定和打擊會加劇這種感覺,容易讓他們喪失自我價值。在內心深處,他們渴望得到贊美和認同,以此來獲得自信和價值感。如果父母總是打擊和否定孩子,孩子的內心就會存在缺失。一旦讓他們接觸到手機和網(wǎng)絡,他們就容易沉迷其中。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沉迷垃圾快樂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不太好。正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中很難收獲到成就感,才給了手機和游戲可乘之機。如果家長再經(jīng)常批評他們,他們更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了,轉而從虛擬世界尋找存在感。
第三種是親子關系存在問題的家庭。
有的父母為了生活和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有的父母雖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卻對孩子不怎么上心。有的父母對孩子很用心,教育方式卻存在問題。這些都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親子關系出現(xiàn)問題。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jīng)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親子關系越差的家庭,孩子越容易出現(xiàn)成癮性問題。父母采用的很多方法不管用,也和親子關系不良有關。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父母首先應該關注一下自己和孩子的關系如何,這個問題不解決,再好的教育方法也難以起到效果。
在當下社會,我們如果想要給孩子打造一個無手機無網(wǎng)絡的環(huán)境,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孩子之所以會沉迷垃圾快樂,家長的方法之所以不管用,問題很可能是出現(xiàn)在教育方式上。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多父母都需要從改變錯誤的教育方式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開始。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