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怎樣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什么是人生觀個人?

更新日期:2021-09-08 08:57:38  來源:tokeny.cn

導讀理解壹個人,就是把他放到他的背景里去叢非從|壹心理專欄作家“沒有人是神?!崩斫馑说倪^程,就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過程。也是長大的過程,發(fā)現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過程?;谀惆l(fā)現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就不會發(fā)展出高期待了,因此你也不會對人有太失望的感...

理解壹個人,就是把他放到他的背景里去

叢非從|壹心理專欄作家

“沒有人是神?!?/p>

理解他人的過程,就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過程。也是長大的過程,發(fā)現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過程。基于你發(fā)現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就不會發(fā)展出高期待了,因此你也不會對人有太失望的感覺,也就不會有怨恨的感覺。同時,你也深刻理解了他人。

怨恨的意思是:我想要,但我沒得到;你應該給我且你有能力給我,但是你沒有做。

而成人的過程就是:我想要,但我沒有得到;你應該給我,但是你沒有做。你沒有做是因為你沒有能力給我,而不是你不想。所以我原諒你,不怨你,并且愿意給你我的理解和慈悲。

我們會發(fā)現,沒有人是神。大家都有自己的無奈和悲哀。

可是我們常常遲遲不愿意長大。以至于把抱怨、怨恨延伸到了對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伴侶、對父母、對領導、對偶像、對小孩,甚至對自己。

“關系的和解有時候很簡單?!?/p>

比如在伴侶關系中。

有的人會對伴侶充滿了碎碎怨,責怪伴侶這沒做好,那沒做好。又是沒責任心,又是不夠理解體貼。

我認識壹對情侶。女孩對男孩有著還不錯的感情,卻執(zhí)意要離開他,因為失望。女孩無數次問男孩:你將來想做什么,你有什么追求,你對人生的規(guī)劃是怎樣的,對我們的規(guī)劃又是怎樣的。男孩通常都是避而不答,或者輕聲說到:沒有規(guī)劃,以你為主。每每這時候,女孩就感到悲涼,為什么男孩沒有壹點責任心,為什么這么無所謂這段感情,為什么口口聲聲說著愛,卻對于把自己劃進他的規(guī)劃都沒有。男生也很痛苦,為什么他這么愛她,她卻不信任他,有時候卻苦苦相逼。

我理解女孩的地方在于,她是個有追求的人,卻屢屢實現不了自己的追求。所以她需要壹個人來轉嫁自己的需求,通過男朋友是個有夢想的人,來找點慰藉。

我?guī)е⒁计鹜泻⑼媪薿h卡,探索了男孩沒有規(guī)劃背后的潛意識是什么。我們慢慢探索到,男孩不敢有規(guī)劃,不能有規(guī)劃,規(guī)劃是個令人恐懼的東西。女孩很驚訝也很不解為什么他會對夢想這么美好的東西有這么個排斥。我們繼續(xù)探索oh卡的時候,男孩呈現了他的原生家庭: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每當他企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打算的時候,都是被強行打亂的。因為他的父母會替他做各種決定,灌輸給他什么是好的壞的,什么是對的錯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他只有執(zhí)行的份,不能有獨立的思考。壹個人,如果他每次嘗試都受到無情的打擊,他就會學會乖乖的不再嘗試。時間壹久,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因此他不能有夢想,他保持了最純真的善良,也放棄了自己的主張。

探索完這些后,女孩泣不成聲。她深深感動于男孩的堅強,如此的環(huán)境下依然活了下來,并且還能有壹顆勇敢愛的心。他需要的是陪伴慢慢重新發(fā)展出夢想,而不是指責他沒有夢想。這和愛不愛沒有關系,這只是他的經驗導致他的思考方式,是他隱隱的傷。而她從來沒認真的看待過他的這壹面。

為什么她會看不到他這壹面呢?我也帶她做了oh卡,探索了她的潛意識。她很心疼父母的勞累,想給他們壹個未來。辦法就是努力成就自己。因此她要設立目標,達成目標。她的經歷告訴了她:人只有規(guī)劃好了路,才能走得好。人沒有規(guī)劃,只能說紈绔,不在乎。所以她怨男生。

男生也理解了她這個怨,背后有著太深的擔憂。怕自己沒有前途,怕自己是個不上進的人,覺得沒有夢想等于了不愛她。

關系的和解有時候很簡單,就是能看到彼此深處的脆弱。當你能看到那部分脆弱的時候,你就不會再去怨恨對方。因為你知道了不是他不想給,而是沒有能力給。你也知道了,其實他是想給的,是愛著的。你看到了脆弱,同時也就看到了脆弱之下的愛。

而我們不愿意看到,是因為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去理解了對方,把對方當成了完全富足的人,把對方理想化為了絕對成人。毫不顧及他的成長背景、他的性格特質對他的限制。

因此我常說,理解壹個人,不是僅僅的站在他的角度替他思考。而是把他放到他的成長環(huán)境里去理解他的人格,他為什么形成了這樣的特質,他的什么經歷導致了他這樣。當你看到那些無奈后,你就生起了慈悲和愛。

正如,你會抱怨壹棵小樹為什么長得不直,這么不爭氣,不好好的做棵樹。但當你發(fā)現小樹的根部壓著壹塊巨大的石頭的時候,你才會由衷的被他的頑強折服:如此的困境下,他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頑強的長大了。

“媽媽/爸爸,我可憐你?!?/p>

我們和父母的關系。

這可能是人類怨恨的壹個雛形。在小小孩的眼里,媽媽是掌握了生存資料者,因此她是絕對對的,而且是絕對有能力的。嬰兒天生就理所當然的想對母親索取,媽媽也該有足夠的奶水和愛供給他的成長。當這個媽媽沒有滿足他的時候,他就會生出怨。

如果你去回憶和觀察,你會發(fā)現很多奇怪的事被我們解讀為了不愛:

自己小時候被媽媽們各種虐待。有的人被嚴格要求,不能有自己的主見、愛好,全部得聽他們的。有的人被忽視,因為爸媽工作忙、反應遲鈍等??傊驗樗麄兎傅姆N種錯,導致了我們現在心理創(chuàng)傷不斷。

從我們的角度出發(fā),他們的確沒做好,不是壹個好爸媽,壹些很簡單粗暴的錯誤,他們都殘忍的犯了,剝奪了我們在敏感期該培養(yǎng)出來的特質,讓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學心理學,填補自己的缺失?;蛘咭愿蟮臓奚?,企圖在伴侶那里重新獲得滿足。我們會恨父母的種種。即使你說不恨父母,我更愿意說強烈的道德感讓你不敢去承認恨。

因為真正不恨的標志應該是這樣的:媽媽/爸爸,我可憐你。

可憐這個詞不放進貶義去的話,放在這蠻好聽的。因為你會發(fā)現他們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他們已經最大化的做到了如此。你的媽媽也曾經是個嬰兒,在她長大的環(huán)境里,接受了那個年代的各種不幸,沒學上、小孩多,被忽視、被暴力、被控制、被各種要求,都是常有之事,他們或經歷戰(zhàn)爭,或經歷饑荒、文革,在那個年代巨大的扭曲下他們想活下來,只有以扭曲點心理功能作為代價。然后他們帶著扭曲的心,努力的養(yǎng)育了你。他們想要的心理營養(yǎng),他們作為人脆弱的部分,基本是全部被忽視,沒有得到過滿足的。

甚至他們中年后,作為壹個中年的男人/女人,也盡是無奈。我也是在學了很多年心理學后,回家第壹次敢跟我媽討論她的人生,她這些年的委屈、恐懼,對于她老公的不信任,當我共情壹個歷經滄桑的女人深處的脆弱和悲哀的時候,我看到她默默的流下了淚,我覺得很心酸。這個女人這些年活成這樣也夠拼的,有著壹個沒有被滿足的內在小孩,從來沒有被看到過。她無數次用控制、抱怨來嘗試發(fā)出需求的吶喊,卻壹次次被小孩們說“媽你別嘮叨了”,被老公附和著說“你媽就這樣的人”。作為壹個中年女人,不能被老公理解、不能去問自己的父母再去要,她唯壹的寄托,可能就是想從小孩這里獲得點什么。她也不想把壓力施下去,可是,人的潛意識會把自己的需求通過各種可能性尋求滿足,她不知道也無法控制。

當我發(fā)現她不僅是個媽,更是個女人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女人的壹生很可憐,我愿意去愛她而不是再怨。雖然我愛她的方式不壹定是靠近她聽她叨叨,當然這可能也是壹種好方法。

“我們都是同壹生命力的見證?!?/p>

我們對領導、單位、政府、權威也是如此。領導就是父母的壹個象征延伸品。我們期待著領導能做出英明的決定,為我們負責,從來不出錯。如果他做的不好,我們就抱怨。我們隊他們的這些期待,就像是嬰兒對媽媽的期待是壹樣的,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也是人,有著自己的無奈。他們和我們是平等的,大家只是角色不壹樣,能力有些不壹樣,但作為人的部分,我們卻是非常壹樣的。

薩提亞常說:我們都是同壹生命力的見證。作為人,我們98%的部分都是相同的。我們經歷怎樣的過去,就會發(fā)展出怎樣的處事方式,怎樣的人格。

因此當你看待壹個看不慣的人,對壹個人有憤怒感的時候,通常是這樣的:你用自己的視角去審視了他,他應該很簡單就做到的事卻沒有做。但是你把他放到他的成長背景里去,你馬上就發(fā)現,其實他已經很努力很認真了。

我的壹個案主也是如此。她剛來的時候,我對她充滿了憤怒,她經常不理我,問話也不回答,低頭玩手機。對于這種沒有回應的對話,是很挑戰(zhàn)我的耐心的。但是我訪談完她的背景后,我卻頓時安靜了下來:對她來說,十分擔心犯錯,說話都是。因此她會有社交障礙,見人緊張,因為你不知道手往哪里放才是對的,話該怎么回答才不會錯!然后我就想:她是有多么壹個控制欲強的媽,才會被長期壓抑成如此膽小甚微。

用督導的話說就是:壹個獅子座的女生,被培養(yǎng)成了個小綿羊,也是醉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憤怒已經完全轉化為了心疼。

“是的,我理解你。”

薩提亞相信人性本善。人本來的動力就是積極向上的,我們所憤怒、抱怨、怨恨的,不過是該那么做的卻沒有被做。實際上我們只是沒有發(fā)現,他的確是沒有能力這么做,雖然你有時候很難理解他為什么沒有能力那么做,他明明是有的呀。

那只是你覺得,從你的背景里看,他“應該”是有的。所以你還是恨他怨他指責他,為什么不那么去做。但是你依然需要把他放到叁個背景里去看:

1.他的童年成長背景怎樣塑造了他的行為模式和人格特質。其實你從壹個人的表現,就可以推導出他童年的經歷是怎樣跟你不同。

2.你們的關系背景是怎樣的。你們長期的互動過程中,彼此間形成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印象。這個話題又好大,我會單獨寫文去說。

3.事件的背景。這個事件經歷過以上兩個背景的折射后,你們的理解會有怎樣的不同。

當你放到這3個背景后,你會發(fā)現如果他有能力去做,但他就是不去做。除了要故意氣死你外,我是想不到其他理由。那他為什么要氣死你呢?

最后就是理解和喜歡是兩個概念。我不喜歡你,但我深刻的懂了你后我就不會再對你有情緒。理解了你的局限,就不會再去期待,也就沒有怨,沒有恨,沒有討厭。我去尋求真正能給我滿足的對象,而我們,此生不同,各自平安。


叢非從:大齡2bility男青年,搞心理,不文藝。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