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逼婚已經(jīng)成了未婚青年的標配了,絲襪塞嘴不想相親怎么辦?

更新日期:2021-08-21 18:53:25  來源:tokeny.cn

導讀周沖|轉自周沖的影像聲色逼婚已經(jīng)成了未婚女青年的標配了。人過25,親朋好友就開始替你操心,找了沒,嫁了沒,生了沒,如果沒有,不管你多光鮮耀人,直接劃分為人生殘次品。而現(xiàn)代人的社交,已經(jīng)越來越網(wǎng)絡化了。人如網(wǎng)蟲,盤踞于數(shù)據(jù)上。生活圈子,越來越...

周沖|轉自周沖的影像聲色

逼婚已經(jīng)成了未婚女青年的標配了。

人過25,親朋好友就開始替你操心,找了沒,嫁了沒,生了沒,如果沒有,不管你多光鮮耀人,直接劃分為人生殘次品。

而現(xiàn)代人的社交,已經(jīng)越來越網(wǎng)絡化了。

人如網(wǎng)蟲,盤踞于數(shù)據(jù)上。生活圈子,越來越窄,與之相對的,是手機圈子,越來越大。大家從線下到線上,從網(wǎng)下到網(wǎng)上,開始了程度不壹的虛擬社交。

這種改變,必然導致我們交往的活人越來越少。

人見得少,可供選擇的對象自然也少,戀愛幾率下降,單身人數(shù)增多,也就難免了。

怎么辦?

相親。

相親有兩種模式。

1種是親友介紹。

2是去愛情百貨商場——交友網(wǎng)站挑選。

這兩種我們都不陌生。

在壹封讀者來信里,壹個29歲的姑娘說,已經(jīng)相過幾十次親,親友組的局赴過,網(wǎng)站聚會去過,線下的相親約過,但沒有壹次成的。她覺得很奇怪,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能出在哪兒呢?

就出在相親的性質上。

我們都知道,在論資排輩、比權量財?shù)南嘤H路上尋找幸福,你就別想當自己是個人,你先老老實實地,把自己物化成壹個條件集合體。

然后,讓你的條件去遇見別人的條件。

讓你的事業(yè)編去遇見別人的公務員,讓你的小戶型去遇見別人的叁室兩廳,讓你的短婚史去遇見別人的離異無孩,讓你的膚白貌美顯年輕,去遇見別人的身材中等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至于你是誰,那是無關緊要的。

你愛好民謠,喜歡足球,熱愛寫作,向往意大利,嗜好炸雞加啤酒,壹生的夢想就是和王小波、崔健、達?芬奇幾個打壹場通宵麻將……但所有這些,在相親對象的眼里,它就和你的闌尾壹樣不值壹提。

雖然你覺得這才是你生而為人的理由。

相親是如此地了無生趣,可是我們還是壹次次地,交自己變成商品,放在婚姻市場上,沽價待售。

因為除此之外,似乎別無他途。壓力山大,聲名狼藉,冷嘲熱諷不絕于耳,自然想快快結婚。

我理解這種痛苦,但還是得說:緩壹緩吧!

不要在焦慮時做決定,不要在沖動時做選擇,不要因滿足他人而投身于壹種關系。因為,這很可能,是另壹場錯誤的開始。

你要想清楚,除了平息輿論,我們?yōu)槭裁匆Y婚?

錢?性?安全感?價值感?

這些都只能你自己給予。

無數(shù)婚姻的勇士們,也以自己的失敗,告訴了我們:婚姻不是萬事大吉的終點,不是風雨無侵的城堡,也不是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的寶庫。你所需要的那些,只能靠你自己去獲取。

只有彼此親密、共同體驗,才是我們結婚,唯壹的目的。

我曾看過壹個心理學家的文章,她說,伴侶關系對人們真正的意義,只有兩個。

壹個是向內(nèi)的。即為了親密。

什么是親密?語言難以描述。我相信,兩個不跟自己較勁、不擰巴、綻放生命活力的人,自然會締造親密。

親密讓我快樂,親密讓我溫柔,親密讓我盡情綻放女子的魅力,讓我更愛自己。

壹個是向外的。既共同擴展生命體驗。

共同體驗,不是說必須天天粘在壹起,而是看見彼此,讓我們更有勇氣和智慧,在此生此世,壹起伸展自己的靈魂,讓生之歡欣、愛之愉悅,來得更暢快。

如果沒有這壹點,你所求得的婚姻,定當無聊無趣無可奈何。而那種婚姻,壹定會比單身,更讓你痛苦,也更容易消耗你。

相親這種事情,說到底,是先將人與人物化,互相匹配,達成愛情交易。

因為目的性太明確,阻擋了我們看到真實的對方。兩個假人,是無法戀愛的,甚至無法交往。親密自然也無法達成。

所以,許多人相親無數(shù),卻困于壹堆外在標簽,難以相處下去,就是這種原因。

我們是人,不是商品。

我們需要的是情感的流通,不是條件相當?shù)暮献鳌?/p>

當然,世間也有壹些夫婦,通過相親結識,相戀相愛,婚后也過得不錯,但我們得認清:

壹來這種幾率很小,多數(shù)相親而成的夫婦都是在湊合,在將就,而不是真正的幸福。

貳來他們之所以能過下去,是因為他們很難得地,在交往中,慢慢看到了真實的對方,理解了對方,再在了解透徹之后,才戀愛結婚。而不是壹開始就猴急著要領證,導致壹個倉促的誤會。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