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騏|壹心理創(chuàng)作者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心理公開課(yixinligongkaike)在各種婚后出軌、婆媳爭吵、產(chǎn)后抑郁的新聞頻出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說,真的不敢結(jié)婚了,更不敢生小孩,如果為人妻或早或晚都要面對這樣的待遇,那還不如壹個人。曾經(jīng)認為,害怕結(jié)婚,"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黃騏|壹心理創(chuàng)作者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心理公開課(yixinligongkaike)在各種婚后出軌、婆媳爭吵、產(chǎn)后抑郁的新聞頻出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說,真的不敢結(jié)婚了,更不敢生小孩,如果為人妻或早或晚都要面對這樣的待遇,那還不如壹個人。曾經(jīng)認為,害怕結(jié)婚,...
在各種婚后出軌、婆媳爭吵、產(chǎn)后抑郁的新聞頻出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說,真的不敢結(jié)婚了,更不敢生小孩,如果為人妻或早或晚都要面對這樣的待遇,那還不如壹個人。
曾經(jīng)認為,害怕結(jié)婚,只是因為從沒遇到過壹個讓自己不恐婚的人,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個人也始終沒有出現(xiàn)。
但慢慢地,身邊結(jié)婚的越來越多,所有人都說,別做夢了,將就將就得了,不就是過日子嘛,再不找,就更來不及了。
所以,很多人為了結(jié)婚,很可能就從適齡的男人中選擇壹個條件相對好的,火花肯定是不敢期待的,只求順順利利、平平淡淡過壹輩子。
但是生活怎么可能這么容易呢?
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有柴米油鹽的瑣碎,讓本身就不多的感情更加干癟,大吵小吵不斷。
還難免要面對婆婆的刁難和控制,另壹半的出軌,家庭責任很可能得不到對方的分攤和支持。
就算這些都度過了,是不是還要邊上班邊做家務邊帶娃?自己的空間和時間還能剩下多少?
想到這里,真的不愿再想,也不敢再想。
還是壹個人吧,雖然沒有陪伴,但至少也沒有傷害。
傷害,好像就是婚姻的副產(chǎn)品,逃也逃不了,躲也躲不過。
然而婚姻真的這么可怕嗎?
有沒有可能,找到壹個讓我們不恐婚的人?
有沒有什么辦法,讓我們在婚姻中幸福而不是受苦?
1對結(jié)婚的恐懼,在于不相信可以遇到對的ta很多人恐婚,確實是因為沒遇見,或者根本不相信會有讓ta不恐婚的人。
小A來找我咨詢的時候,剛從國外留學回來。
她覺得家人催著她相親讓她壓力很大,而且,說實話,她真的對婚姻壹點信心和向往也沒有。
她習慣了壹個人住,經(jīng)常獨自旅行,有幾個交情很深的朋友,但是不常見面,也不喜歡吵鬧的社交場合。她學的是設計,經(jīng)常有各種各樣奇怪的點子,覺得自己很奇葩,如果和另壹個人壹起生活,壹定很快就厭煩了。
然后我們壹起探討她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壹個男人得是什么樣子才能和她壹起生活,而且不厭煩。我們列出了種種條件,比如幽默、高智商、獨立、尊重等等。
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恐婚,其實是因為她根本不相信有這樣的男人存在。
這就是我們不合理的信念。
從小我們就受到這樣的教育:不要貪心,不要做夢,不要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東西,王子只有童話里才有。
于是當我們到了結(jié)婚的年紀,也就理所當然地告訴自己,能和我壹起幸福快樂生活的男人根本不存在。但是別說在外國了,就在中國都有十叁億人,難道找不到壹個和你壹樣奇葩的嗎?
問題就是,如果你根本不相信他的存在,即使他出現(xiàn)了,你也不會認出他來。
于是我和小A壹起工作,做各方面的評估,從她過去的經(jīng)驗和她喜歡的生活狀態(tài)中總結(jié),確定了理想適婚男性的特質(zhì)。
這下她就不盲目了,很快就排除了不符合條件的男性,而留下來的,自然就是我們認為合適的。與合適的人談戀愛,自然受傷和不快樂的概率也更小壹些。
我們列出的表幫助小A排除了很多明顯不適合的人,她也很快在去美國出差的時候遇到了大學時代的男神,男神竟然也喜歡她,她覺得這是以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簡直太幸福了。
她說遇到男神后,對婚姻的恐懼也降低了。
因此,我有時候我們恐懼婚姻,經(jīng)常是因為遇不到那個讓我們不恐婚的人。
但是在遇到之前,我們得先相信他存在,才有找到他的可能。
就像我前面寫過的壹樣,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需要。
比如小A,她很獨立,需要很多空間,那自然和粘人的伴侶在壹起不會幸福,因此“獨立”和“尊重”就被加在了她的列表當中。
她很幽默而有創(chuàng)意,總在不斷地變化,追求不壹樣的生活,所以自然不能找壹個沉悶的人,“有趣、幽默”就成了必備條件。
鑒于她在國外生活過很久,那么找壹個“有國外生活經(jīng)歷,或者至少看過這個世界”的男人就非常有必要。
但在小A根據(jù)那些特質(zhì)找到男神后,故事還沒結(jié)束。
兩個月之后,她又告訴我,男神還有壹個糾糾纏纏的前女友,而且不愿意放棄美國的機會回國發(fā)展,跟她說自己還是想再“等幾年”。
她傷心欲絕,很快和壹個比她條件差很多的、好些項目都不滿足列表的、強烈追求她的男人在壹起了,然后又發(fā)生了壹系列不愉快,最終懷著恨分手。
在這之后,她又來咨詢,我告訴她,從現(xiàn)在開始,任何關系都是在幫助她完善她的“擇偶表格”。
當然,這不意味著她可以無限度地隨意“試錯”,畢竟產(chǎn)生壹段關系耗神耗力,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從經(jīng)驗中總結(jié)教訓。
于是我們通過和男神的關系,在列表中增加了:能把她放在首位、單身且不和任何女人糾纏。
并且,我們又通過她男神之后的那段關系,幫助她做了壹些自我完善的工作。
幾個月以后,小A就認識了現(xiàn)在的丈夫。
壹年后,她們結(jié)了婚。第叁年她懷孕的時候告訴我,很幸運遇到壹個不但叁年都沒讓她厭煩,而且還越來越喜歡的人。
因此,除了篩選出某些特質(zhì)外,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并且總結(jié)所有過去的關系,列出自己的“適合表”。
要知道,在這個表列出來之后,你或許會像小A壹樣,不是馬上就能找到“那個人”,但是你也離他近了很多。
你所有遇上“那個他”之前的關系,都是在幫助你豐富和完善自己的“適合表”。
3幸福的婚姻,其實都是可以被“塑造”的找到了“那個他”后,幸福的婚姻還需要我們的努力。
其實,我們的男人和我們的婚姻,都是我們自己“塑造”的。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早就做了實驗。他們從壹所小學隨機選了18個班的學生,告訴他們的老師,這些學生是“最有發(fā)展前途者”(智商爆棚者),并請他們保密。
然而,在那個學年結(jié)束的時候,心理學家們有對所有學生進行復試,結(jié)果奇跡出現(xiàn)了:幾乎所有的18名學生,智商都提升了至少10個點,而其中的30%更是提升了22個點!
同時,這些學生的性格也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更樂于和別人打交道。
所以,我們對壹個人的期望(即使不說出來),也會改變壹個人的整個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
教師受到心理學家的暗示,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tài)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贊許等行為方式,引發(fā)了學生積極的表現(xiàn)。
而學生們的積極表現(xiàn)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并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使期望成為現(xiàn)實。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與伴侶的相處,比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密切很多。
但是如果我們抱著男人沒壹個好東西、男人都花心、我老公就是懦弱的心態(tài),怎么可能塑造出善良、忠誠、勇敢和負責的男人呢?
所有的關系,都是互動的結(jié)果。很多時候壹個人和我們在壹起的時候并不“渣”,但是我們有意無意的態(tài)度,塑造了壹段“渣”的關系。
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無論你是否有伴侶,都需要改變“抱怨”和“痛恨”的心態(tài),而是對異性、對你的伴侶,傳遞正面的信念和愿望。
只有我們散發(fā)積極的期望,才有可能收獲美好的果實。
4婚姻中,比起奢求無條件的愛更重要的是主動去分享人們對于婚姻還有壹個誤區(qū),就是認為對方應該給我們無條件的愛。
拋開繁瑣的定義和原理,婚姻不過是壹種人際關系,它是壹種社會交換和共同創(chuàng)造。這其實也就告訴我們,不要在婚姻中奢求無條件的愛,這樣的夢是注定會破滅的。
很多人都說:“我就想找壹個人無條件地愛我、關心我、對我好,這樣有什么問題嗎?”
如果你認為這樣的事情很現(xiàn)實,那你為什么不去找壹個矮矬臟窮臭的人,然后無條件地愛他、關心他、對他好呢?
世界是公平的,付出與回報也是平衡的。
如果我們想要對方給我們保護、樂趣、溫暖,我們也需要提供能夠幫助對方的東西,比如關愛、同樣的樂趣和智慧……
所以最好的婚姻,其實是關于兩個人如何通過分享彼此所擁有的,而達到各個層面的“共同富裕”。
這聽起來很刺耳,但卻是婚姻成功的關鍵因素。
公主病,或者扮演受害者,都不會讓我們更幸福。
當我們放棄尋找無條件的愛時,反而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親密關系,與對方分享,共同努力提升自彼此的內(nèi)在和外在,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但要注意的是,分享是有前提的。
有些人說,我付出了,但是ta還是出軌了。
那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思考壹下,在付出之前,我們是否已經(jīng)明白他有什么樣的需要呢?
分享自己擁有的,也分享ta需要的,這才是良好關系的持續(xù)。
——寫在最后——
有時候我們對婚姻的恐懼,是因為我們被很多恐慌的信息所刺激,但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應對。
很多恐婚的人,往往最后會因為被催婚到無可奈何,隨意地找了個人結(jié)婚。
但很多婚姻中的不幸,都來自于婚前的將就。加上自己本身對婚姻的負面期望、處理不當,往往這些恐婚的人,最后真的陷入了自己恐懼的那種婚姻狀態(tài)。
其實,婚姻本身并不可怕,我們只是需要更了解自己究竟需要和適合什么,同時更了解關系運作的方式。
適合結(jié)婚的人,并沒有模板。但是幸福的生活,有套路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