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這才是打造孩子高情商的關鍵

更新日期:2021-09-08 04:35:02  來源:tokeny.cn

導讀一直以來我們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希望孩子可以一直開開心心。這也就是為什么我竟然會沾沾自喜想出了開頭這個招數(shù)。但一個真正開心的孩子(或者說一個心智健康的孩子)的秘訣并不是需要一直開心,而應該是在經歷各種不同情緒后,可以有自我恢復能力,有應對不同情緒的能力。而且很多時候,那些艱難的經歷、那些難過傷心的情緒,...

一直以來我們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希望孩子可以一直開開心心。這也就是為什么我竟然會沾沾自喜想出了開頭這個招數(shù)。但一個真正開心的孩子(或者說一個心智健康的孩子)的秘訣并不是需要一直開心,而應該是在經歷各種不同情緒后,可以有自我恢復能力,有應對不同情緒的能力。而且很多時候,那些艱難的經歷、那些難過傷心的情緒,恰恰是培養(yǎng)孩子意志力和抗挫能力的必經之路。

有研究表明,孩子有效應對各種情緒的能力,也叫自我調節(jié)能力,是今后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中很關鍵的因素,也是高情商的基礎。這種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習得的,而父母毫無疑問就是孩子學習這個能力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首先要端正認識

為什么孩子在笑的時候我們不會阻止,但一旦孩子哭了,我們就馬上會說,“不許哭,不要難過”這類的話呢?作為父母,我們首先需要明白,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愛和恨、傷心和愉快、憤怒和平和,都有它們存在的合理性。我們自己就不該先入為主地把這些情緒分出高下,并且想刻意讓孩子回避某些情緒。

當我們自己對于情緒有了正確的認識后,我們才能教會孩子如何應對情緒,不要害怕自己的各種情緒,而是歡迎它們。在孩子早期,我們如果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所有的情緒,那她就更有能力處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給情緒貼上標簽

我們自己可以回想一下,曾經你特別生氣時的感受,“氣得人發(fā)抖”。對于成人尚且如此,我們不要低估了那些強烈的情緒對于小孩子的沖擊。憤怒、傷心、沮喪、失望等這些情緒都會讓孩子感到仿佛被吞噬了一樣。

而且孩子并不像我們成人那樣知道這些都是自己的情緒在作祟,他們只是覺得心里堵得慌,非常難受要靠哭來發(fā)泄。這種“不知道到底怎么了”的感覺也會讓孩子覺得很可怕。如果這時,我們父母還在一旁說,“有啥好哭的,不許哭了”甚至更嚴重的“再哭就不喜歡你了,就不要你了”這類的話,那就更會讓孩子疑惑,她會把父母的評價歸咎于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于是就會對某些情緒產生自卑或者羞愧感。

因此,幫助孩子認識這些情緒的第一步就是父母對孩子正在經歷的各種情緒命名。之所以叫“命名”,就是不帶有感情色彩,不是評論,而是使用描述性語句。這一點很關鍵,這是傳遞給孩子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舉幾個例子:

小D吃手指食物時怎么也拿不起來結果就大哭,我會說,“反復拿不到要吃的食物,你很沮喪!”

老公每周一早上要出發(fā)去費城上班時,一開始小D還不適應會大哭,我會抱著她說,“你好傷心,爸爸要去上班,你舍不得。”

小D吃過晚飯還想出去玩被我拒絕了而大叫大鬧,我會說,“你非常生氣,不能出去玩很生氣。”

這個方法其實在我之前寫如何處理孩子各種行為問題時都會運用到,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共情”。但這次老師指出后,我才意識到這一步是如此重要。

不要堵住孩子情緒宣泄的出口

這就是文章開頭我犯的錯誤,相信也是很多父母們的慣性反應,我們希望那些不好的情緒都遠離孩子。但要知道,情緒如果在當下的環(huán)境沒有釋放,在身體里積累一定程度總是需要找途徑釋放的。這也是為什么如果長期被家長要求“不許哭,不要叫”這樣的孩子,通常都會出現(xiàn)兩種極端,一種是“外放式”的,比如通過肢體暴力來發(fā)泄,比如打人咬人等;一種是“內收式”的,孩子的情緒沒得到認可,她會覺得是自己的不對,因此變得異常焦慮敏感自卑,。

以前當小D爸爸要離開去上班,小D哭的時候,我會說,“不要難過,周末爸爸就會回來了,Happy!”小D老師指出,我這么說了,即使小D配合地學會了微笑,但當下她的情緒還在那,并沒有得到釋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帶著小D到門口,和爸爸揮手說再見,并告訴小D,“爸爸要去上班了,你很傷心。我們和爸爸說拜拜,然后等爸爸周末再回來。”關上門的那個瞬間,小D還是會哭,但她的情緒得到了認可也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教會孩子一些正確發(fā)泄情緒的方式

當孩子學會了認識自己的情緒后,隨著他們的語言表達日益成熟,就會更加容易地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我最近在游樂場就見到一個3歲的女孩,她對媽媽說,I'msad;Ineedahug(我好傷心,我要一個擁抱!)當時,我就特別驚訝,這么小的孩子不僅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還給出了解決方案,這就是我們說的“高情商”的表現(xiàn)。

但如果孩子還無法很好表達或者她的情緒太過激烈,那我們還是需要教會一些正確的發(fā)泄方式,避免出現(xiàn)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破壞物體的情況。

1.畫畫

這個是小D經常用的方式,當她特別生氣時,我會給她一支紅色蠟筆和一張白紙,引導她自己有多生氣畫出來。她每次握著筆邊畫邊亂涂時,我就在旁邊平靜地說,“真的很生氣!太生氣了!”然后等她畫完,我就會對她說,我們一起把這些“生氣”撕掉吧。對于小D這個年紀來說,也許她還不完全懂這個意思,很多時候也許只是“轉移注意力”。但當她一旦建立了這樣的聯(lián)系后,這樣的方法就會自然成為她今后發(fā)泄的途徑之一。

2.帶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向上面提到的,小D反反復復就是無法自己拿起手指食物而非常沮喪。對于這類的情緒問題,最有效方法就是給孩子一些提示,啟發(fā)她用其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代替孩子做,孩子之所以會覺得沮喪,就是因為她感到了自己的“無能”,這時如果你代替她做,并不能讓她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因此對于消除她沮喪的情緒沒有幫助。

3.“武力發(fā)泄”

遇到極端情況,孩子的情緒實在太激烈而無法平復時,也可以提供給孩子一個安全地帶,讓孩子用“武力發(fā)泄”。小D目前還沒使用過,我家鄰居4歲男孩有時會用,他媽媽在他屋子里的一角會放幾個軟墊子供他跺腳亂踩,同時還給他準備了幾個“壓力球”,可以讓他隨意踩和捏。中心思想就是,與其讓孩子用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者破壞物品的方式來宣泄,不如主動提供一些安全的地方讓他發(fā)泄。

寫到這,我不禁又要感嘆,育兒的真諦歸根到底就是“陪伴”而不是“控制”,陪伴她去體驗去經歷,而不是控制她成為我們心里那個“理想的人”,對于情緒是這樣,對于育兒的其他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我和你們,一起,繼續(xù)修煉,共勉!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