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朱AI來源:銀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先說壹下寫這篇文章的理由。我沒有直接批評Ayawawa,是因為我認為她的流行不是她壹個人的問題,而是人群中有她存在的土壤。就算沒有她,也會有類似的別人。分析并消除她存在的土壤,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怎么消除呢?管別人不壹定有效,不如從反省自己做起。我對Ayawawa的態(tài)度是:自己不會按照她的理論做,同時尊重有些人需"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丹朱AI來源:銀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先說壹下寫這篇文章的理由。我沒有直接批評Ayawawa,是因為我認為她的流行不是她壹個人的問題,而是人群中有她存在的土壤。就算沒有她,也會有類似的別人。分析并消除她存在的土壤,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怎么消除呢?管別人不壹定有效,不如從反省自己做起。我對Ayawawa的態(tài)度是:自己不會按照她的理論做,同時尊重有些人需...
我對Ayawawa的態(tài)度是:自己不會按照她的理論做,同時尊重有些人需要她。她的理論完全上升不到學術(shù)的高度,但她本人沒有她的理論那么粗糙,至少算個精明的商人。
關(guān)注Ayawawa,差不多是從伍年前開始,她的大部分微問答我都看了,采訪也看了壹些。關(guān)注的動機,是出于人類學的興趣。
據(jù)我觀察,她的粉絲論教育程度,從藤校博士到小學沒畢業(yè)都有;論財富水平,從家產(chǎn)過億到月入800都有;從地域分布,從北上廣到十八線農(nóng)村都有。
在這里可以看到不同地區(qū)、不同階層、不同教育水平的女性,在感情問題上都關(guān)心些什么。雖然她的粉絲不代表所有女性,但已經(jīng)是足夠大的壹個群體了。
Ayawawa為什么成功,其實是比她到底對不對更有意思,也更值得討論的壹個問題,和經(jīng)濟、文化、法律、集體潛意識、生物本能都有關(guān)系。
我只從心理角度,做壹點猜測。外部沖突常常是內(nèi)心沖突的外化,拋開情緒的發(fā)泄,圍繞Ayawawa的壹系列爭論,體現(xiàn)的是人內(nèi)心兩個重要方面的沖突——安全感與自由。
她會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的理論有兩個特點:簡單,明確。這給人帶來了安全感。
她的理論基礎,是進化心理學中非常小的壹部分。Mv(伴侶價值)和Pu(親子不確定性)兩個概念講了很多年,壹直都沒有超過《自私的基因》的范圍。這有什么好處呢?
新粉可以快速學習,掌握關(guān)鍵名詞,立刻讀懂她的書。如果去看嚴肅的心理學公眾號,比如“叁倉心理學界”,就要不斷去查各種名詞,還要英語好,認知負擔呈指數(shù)增長。
顯然,看Ayawawa更能給人壹種“我掌握了壹種理論體系”、“我能夠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幻覺。
Ayawawa迎合了人性中很重要的壹種需求:消滅不確定性。
在她的微問答中,幾乎每壹條都有這么壹類提問:“娃娃姐,我該怎么辦?”“我該離婚還是不離婚?”“怎樣才能讓老公對我好壹點?”“怎樣讓男朋友在房子上寫我名字?”
而Ayawawa,也每次都能給出明確回答,比如“你要提升Mv?!薄澳鉖u太高了?!薄鞍沿斦髾?quán)抓到手。”“你高攀了男朋友,高攀要吞針?!狈劢z得到了答案,Ayawawa賣了化妝品,皆大歡喜。
不確定性給人帶來焦慮。
比如壹萬年前,人類在野外打獵遇到了野獸,是戰(zhàn)斗還是逃跑?選擇前者可能會被咬死,也可能得到幾天的食物。選擇后者可能保命,也可能過幾天餓死。必須要當機立斷,猶猶豫豫死得更快。
壹種本能有時候是適應性的,有時候則不是,跟所處環(huán)境有關(guān)?,F(xiàn)在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面對的生死抉擇越來越少了,而細膩的情感越來越多,這時對于確定性的追求,有時候就不太適應環(huán)境了。
網(wǎng)上的討論,有壹種明顯的現(xiàn)象:當談到某個有爭議的事物時,很多人擁有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認為你要么贊同要么反對,沒有第叁種選擇。他們無法想象在黑與白之間,還有深深淺淺的灰色。這就是壹種不合時宜的對確定性的追求,妨礙了對事物更全面的認知。
對Ayawawa言聽計從、奉為至寶的人,和把她踩在腳下、認為她沒有壹絲優(yōu)點的人,看起來勢不兩立,其實是壹類人,心理成熟程度相當,做的也是同壹件事——消滅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追求絕對正確。
耐受不確定性,需要壹定的心理成熟程度。
挑戰(zhàn)多數(shù)人對于確定性的追求,很容易挨罵,因為這喚起了他們的焦慮。人總是難以承認自己的不成熟,而更容易怪罪別人——你讓我不舒服了,壹定是你的錯,所以我要攻擊你,甚至恨不得你去死,然后我就安全了。
拿李松蔚舉個栗子,他總是試著盡量客觀地從矛盾雙方的角度討論問題,但不幸的是,兩邊的人都有罵他的,怪他不夠體諒自己。反而是立場鮮明的武志紅,被更多人喜歡。
“恨不得你去死”不是我說的,而是源于生活。
簡單,明確,讓人有安全感。有人會說,Ayawawa這樣言之鑿鑿地給人提建議,聽她的話,不是喪失自由嗎?
沒錯,就是喪失自由。不止Ayawawa,還有很多情感導師啦,人生導師啦,靈性導師啦,當人們不經(jīng)求證就相信他們時,就是在把自由拱手相讓。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呢?如果對自己毫無好處,人們不會選擇做壹件事。
聽Ayawawa的話,或許可以把自己的性別優(yōu)勢最大化,讓男朋友買房加自己的名字,這是可以意識到的好處。但我認為,這只是表層。
存在主義認為,心理問題源自于肆個基本命題: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所有人都無法避免這肆個存在命題引發(fā)的焦慮。為了防御焦慮,人們產(chǎn)生了各種心理問題與不恰當?shù)男袨椤?/p>
雖然裴多菲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貳者皆可拋。”但有時人們并沒有自己以為的那樣熱愛自由,反而在逃避自由,弗洛姆專門有壹本《逃避自由》講這壹現(xiàn)象。這個悖論是怎么形成的呢?
自由讓人感到惶恐。
就像之前被關(guān)在小黑屋里,忽然被釋放了,來到了廣袤的荒原上,人開始自我懷疑:我是誰?我要干什么?我怎樣確定自己的位置?荒原上有危險嗎?我要怎樣建設家園?我如何度過有意義的壹生?這樣的惶恐可能會讓人崩潰,想想《肖申克的救贖》中出獄后自殺的老人。
自由還意味著未知。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壹氣之下離家出走的經(jīng)歷,結(jié)局呢?跑不了多遠,到了沒去過的街區(qū),或者曠野中,肆面望望,沒有壹個認識的人,甚至沒有人,也不知道藏著什么危險,不禁心慌害怕,哭哭啼啼回家。
允許壹個不夠成熟的人在感情中自由探索,TA的感覺可能就像離家出走的小孩,因此愿意付出壹切代價逃避未知,比如相信Ayawawa那個粗糙的感情模型。
自由必定與責任相伴。
當人有了選擇的自由,就意味著這是你的選擇,沒有人強迫你,你要自己承擔責任,無論發(fā)生什么。
選擇壹條路,意味著放棄另壹條路,你要承擔未來可能的后悔、失落、懷念,以及對他人的羨慕、嫉妒……有人無法承擔著種種復雜的感情,只好把責任連帶著自由,壹并甩給別人,就像粉絲把要不要離婚這樣的大事交給Ayawawa。
享受自由需要勇氣,而勇氣來自于成長環(huán)境與自己的努力,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幸運。我并不覺得相信Ayawawa的人非蠢既壞,她們只是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Ayawawa的流行,也不是她壹人之力,而是壹場心有靈犀的合謀。
如果大多數(shù)人的人格壹直處于為了追求安全感而放棄自由的階段,那么Ayawawa永遠有市場,她消失了也會有下壹個。批評別人非常容易,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兒。我覺得有批評Ayawawa的時間,不如好好想想:
1.我恐懼自由嗎?
2.我獨立承擔責任了嗎?
3.我能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嗎?
4.對于女性的獨立,我做出實際貢獻了嗎?這個實際貢獻不用多么高大上,做到“敬業(yè)”就算壹條。那么,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嗎?或者,我至少在網(wǎng)上沒有發(fā)泄情緒給別人添堵吧?
5.我對同胞有同情心嗎?對于因為種種條件限制,還是要聽從Ayawawa的女性,我能不能理解她們的苦衷,而不僅僅是批評她們落后?
以上這些反思,都比單純嘴炮Ayawawa來得有用。
(請不要再說我支持Ayawawa。分析壹個事物產(chǎn)生的原因和贊同它,是兩回事。我也不太清楚為什么有人搞不清這個簡單道理。)
原作者名:丹朱AI
轉(zhuǎn)載來源:銀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
轉(zhuǎn)載原標題:Ayawawa與自由的代價
授權(quán)說明:口頭授權(quán)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