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知乎有個產品叫「值乎」,跟分答壹樣,是壹個付費問答產品。經常有人在上面向我提問。除了少量信息類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很難回答。比如,經常有人問:「我做事死板、很容易糾結、認死理,怎么辦?」「我寧愿自己的工作被耽擱,"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01知乎有個產品叫「值乎」,跟分答壹樣,是壹個付費問答產品。經常有人在上面向我提問。除了少量信息類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很難回答。比如,經常有人問:「我做事死板、很容易糾結、認死理,怎么辦?」「我寧愿自己的工作被耽擱,...
知乎有個產品叫「值乎」,跟分答壹樣,是壹個付費問答產品。經常有人在上面向我提問。除了少量信息類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很難回答。比如,經常有人問:
「我做事死板、很容易糾結、認死理,怎么辦?」
「我寧愿自己的工作被耽擱,也不麻煩別人,怕耽擱別人的時間,怎么辦?」
這些「怎么辦」類的問題還好。還有些提問,只有描述,沒有問題。比如有人說:
「我總接受不了別人比我厲害,所以不甘學習和欣賞別人,因為那就證明我被人比下去了,我的人生就失敗了。我想變成壹個壹直對世界好奇、熱愛學習的人?!?/p>
我找了好幾遍「?」號,也沒看到問題在哪里。平時遇到這類問題,我就忽略了。但因為是付費問答,我覺得還是要把這錢給掙來。想了半天,最后回答說:
「好的,祝你成功?!?/p>
很多心理的科普作者很善于回答這類「怎么辦」的問題的。因為他們的著眼點是輸出知識,問題只是個引子。如果這些知識能跟你的問題掛點鉤,無論你問什么,他們都能把這些知識說給你聽?!改阌薪┕绦退季S」、「你是回避型人格」、「你陷入了壹種競爭性思維」……我以前也這樣。
可是作為壹個心理咨詢師,看這些問題的角度,就會有些不同。他會想:
「你現(xiàn)在是這么描述自己的狀況的,你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做事死板」、「不想麻煩別人」怎么讓你不舒服了呢?
「當你問怎么辦的時候,你是說要怎么接納自己,還是怎么改變自己呢?」
「如果是改變自己,你想做什么改變呢?做過什么樣的嘗試嗎?又在哪里被卡住了呢?」
最重要的是,他會看到,從「做事死板」、「不想麻煩別人」到「怎么辦」之間,是有邏輯上的缺口的?!缸鍪滤腊濉?、「不麻煩別人」并不壹定要怎么辦啊。它們本身不就是你面對問題時所想出來的辦法嗎?
所以,要讓這些問題成立,這中間還需要有壹些假設。這些假設都隱藏在提問者的問題背后。他們覺得我應該知道,可其實我不知道。也許以前聰明的時候知道,但現(xiàn)在我變笨了,就不會把這些假設,當作理所當然的現(xiàn)實了。
很多時候,提問的人會期待你自然了解他的問題,哪怕他并沒有把這些問題表述清楚。而回答的人,也很容易順從了這種期待——畢竟,誰不愿意做那個無所不知的老師呢?
03可是,如果你能覺察到自己并不知道,你就能思考,為什么提問的人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你就可能發(fā)現(xiàn)他在思考上的盲區(qū)。這些盲區(qū),也許反映了他真正的問題。
前段時間我在知乎上看到壹個問題:「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時,該生小孩嗎?」這個問題里,「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和「該不該生小孩」,其實也是有邏輯缺口的。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擴展壹下,「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但小孩聰明伶俐乖巧懂事,該生小孩嗎?」、「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但母慈子孝家庭和睦,該生小孩嗎?」、「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但小孩白手起家事業(yè)有成,該生小孩嗎?」,這個問題聽起來就很怪異。
所以,提問者心里關于這個問題完整的表述也許是:
「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所以小孩將來壹定會窮困潦倒生活艱難,那么該不該生小孩?」
當提問者提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混淆了假設和事實。這個假設在他心里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他把它當作了壹個人人皆知的事實。
如果你認不出中間的這個假設,直接去想他的問題,你自然就接受了這個假設。可是如果你笨壹點,你就會問:「我不知道啊,你能說說,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跟該不該生小孩,有什么關系呢?」
也許他會說,不能給小孩提供好的條件,他就會在社會競爭中落后啊;也許他會說,不想讓小孩吃苦啊;或者干脆就是,不希望自己是壹個無能的父母啊。無論他怎么回答,這樣的問題都是有意義的。至少會讓他意識到,他腦子里的假設,并不是人人都認同的。
有時候,我們的想法會跑得比現(xiàn)實快。這經常會造成我們在想法中「多走壹步」的情況。人際溝通的誤解,多來源于此。我曾在「如何表達小需要」中寫過壹個例子:
有個來訪者家里來了壹個客人,這個客人答應第貳天洗碗,可是第貳天吃完飯把碗壹推,就去打游戲了。他心里有怨氣,可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跟朋友表達。我問他會怎么說,他憋了半天,紅著臉說:
「喂,你怎么不洗碗???不是說好了你洗嗎?」
我跟他說,你多往前走了壹步。其實完整的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能幫我洗碗嗎?」
「不能?!?/p>
「喂,你怎么不洗碗啊,不是說好了你洗的嗎?」
我說,你說的是最后這壹句。當你這么說的時候,你已經經假設了對方會拒絕你的立場,你是在用指責的回應對方的拒絕。這樣,對方也許也會回應你的指責,而不是你的需要。真正表達需要的,是最前面那句:「能幫我洗碗嗎?」
這些隱藏的假設通常都在壹些說不清的邏輯背后。前段時間,我壹個來訪者跟我說,他非常討厭別人向他提請求,每次有人請他做事,他都會非常生氣。他問我有沒有什么辦法別讓人請他做事。我說沒辦法,又問他:
「你為什么這么生氣,直接拒絕不就好了?」
他說:「我就是不好意思拒絕啊才生氣啊,每次拒絕了他們,我就會很內疚。所以不想拒絕。可我又很生氣,覺得他們壹點都不體諒人?!?/p>
我說:「不對啊。別人向你提壹個請求,你可以接受或拒絕,哪怕不理會,也是你的權力。你不去拒絕別人,卻要別人為你的內疚負責,這就你多走了壹步了。別人可不知道你為什么會生氣啊?!?/p>
是啊,你多走了壹步,別人怎么會知道呢?如果他們以為他們知道,那也是假裝知道罷了。
原作者名:動機在杭州
轉載來源:幸福課(ID:happinessclass)
轉載原標題:你以為我知道,其實我不知道
授權說明:口頭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