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朱文慧在我的咨詢中,我遇到過兩位前來求助的男士,其中壹位因失戀,另壹位因離異,均述說對愛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想選擇獨身,但是家里父母又不能理解,他們由此郁悶:為什么非得結婚呢?我認為這是壹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葱枰橐瞿兀炕橐鍪且挤N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有選擇婚姻的自由,也有不選擇婚姻的自由。但是在決定獨身前需要慎重考慮。美國社會心理學...
朱文慧
在我的咨詢中,我遇到過兩位前來求助的男士,其中壹位因失戀,另壹位因離異,均述說對愛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想選擇獨身,但是家里父母又不能理解,他們由此郁悶:為什么非得結婚呢?
我認為這是壹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葱枰橐瞿兀?/p>
婚姻是壹種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有選擇婚姻的自由,也有不選擇婚姻的自由。但是在決定獨身前需要慎重考慮。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伍種需要層次理論,這伍種需要分別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指的就是我們渴望得到家庭、團體、同事、朋友的關懷、愛護和理解。只有這壹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我們才更有希望去追求并實現尊重和自我價值的需要。
從社會角度看,建立穩(wěn)定的家庭,對個人和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都是有益的。美國夏威夷大學心理學家通過八年的問卷調查發(fā)現,從未結過婚者在調查期間的死亡率比已婚者高出58%,與單身和離異或鰥寡人士相比,已婚人士更少吸煙、酗酒。飲食、生活方式更健康,患各種精神、軀體疾病的風險也更低。
北京心理專家柏燕誼說:人需要有壹種愛的力量來抗擊外部的生活壓力和競爭壓力,這種愛的力量更多來自恒定的婚姻關系,人的幸福感70%來自家庭,其實準確的說就是來源于配偶。
如果你精神世界很豐富,你可以壹個人很好的調整自己的各種壓力,自理能力比較強,各種家庭事務都能處理的很好,你也可以不要婚姻。但是壹些人又不是基于這樣的原因而不需要家庭,而是因為失戀或婚姻失敗,才對愛情失望。應該說,他們目前還沒有走出上壹段感情的陰影。
是的,當我們全心身的投入到了壹段我們認為會天長地久的感情當中,到最后收獲的卻是心靈創(chuàng)傷的時候,我們都會經歷壹段或長或短的療傷期,在療傷期間,我們痛苦著,不愿聽人提起婚姻和愛情,因為那是我們內心不想觸及的未愈的傷口。在這樣的壹段時間里,我們不妨問壹問自己:如果把結婚看做壹個結果,你與壹個不愛你的人生活的壹起,彼此痛苦,這樣的結果是你想要的嗎?擁有這樣的結果,彼此幸福嗎?到底是在壹起重要,還是愛人的幸福更重要,愛她,就要尊重她的選擇,讓她選擇她想要的生活。
我們也反思壹下,如果分手有我們自身的原因,那么我們自身的不足在哪里?對方不能接受的地方在哪里?我們重新調整壹下我們的特性,哪些我們可以帶入下壹段感情?我們要撇棄什么才更有利于未來感情的發(fā)展?這樣,曾經不如意的愛情帶給我們的就不再單單是傷痛,而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