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我們究竟為何而心理專家在線咨詢活?單純追求快樂你就很危險了

更新日期:2021-08-29 02:58:15  來源:tokeny.cn

導讀長消莫卒|壹心理專欄作者蘇格拉底曾說: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活。當你也存在如題的問題的時候,相信你是壹個愿意審視自己生活的人??鞓肪拖袼星榫w中的明星“健康快樂的成長”大概是大多數(shù)家長對小孩的內心期望。我們在給朋友寫下祝愿的時候,也更容易寫下“祝快樂”,而較難寫下“你好,憂傷”。當然,我們期望快樂,并不是空穴來風。心理研究表明,快樂是壹種相對平靜...

長消莫卒|壹心理專欄作者

蘇格拉底曾說: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活。當你也存在如題的問題的時候,相信你是壹個愿意審視自己生活的人。

快樂就像所有情緒中的明星

“健康快樂的成長”大概是大多數(shù)家長對小孩的內心期望。我們在給朋友寫下祝愿的時候,也更容易寫下“祝快樂”,而較難寫下“你好,憂傷”。當然,我們期望快樂,并不是空穴來風。

心理研究表明,快樂是壹種相對平靜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在這種情緒伴奏的引領下確實影響著我們的思考與行為方式,且很多方面是有利與我們生存與發(fā)展的,比如:研究發(fā)現(xiàn)處于快樂中的人,更容易伸出援助之手;更有創(chuàng)意;使人更好地作出決策;給我們更多勇氣承擔適度的風險。

但是,快樂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全部嗎?有研究表明,太過追求空洞積極的快樂(emptypositiveemotions)的話,可能讓你罹患心臟病與癌癥的風險更高……

你想要的幸福長什么樣?

幸福是什么樣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象過“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刻?”對于我來講,最幸福的事則是與心愛的人壹起,走在陌生地域的路上。有研究者曾結合大家對幸福的言說,把幸福狀態(tài)按激動/平靜——外因/內因分成肆類:

激動——基于外部條件的幸福:如感官上的快感,節(jié)日慶祝;更多表現(xiàn)出喜悅的情緒;

激動——基于自身條件的幸福:如在體現(xiàn)自身價值與個人目標的事業(yè)上取得進展;

平靜——基于外部條件的幸福:心滿意足的時候,為自己的擁有而高興;

平靜——基于自身條件的幸福:泰然從容的心態(tài);

上述肆種狀態(tài),你更多體會到哪壹種呢?但具體的事情能不能讓你感到幸福,還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在評價自我幸福感的時候,我們對下屬“叁種差距”的判斷,對我們主觀幸福感的感受起到?jīng)Q定性的影響:

想得到的和已擁有的之間的差距

目前的處境和過去最好處境之間的差距

擁有的和別人擁有的之間的差距

可見,壹個人關于幸福的感受,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壹個事件。它受社會比較、期待、過去經(jīng)歷的影響。

幸福很多時候是壹種美妙的經(jīng)歷,但經(jīng)歷終將成為過去,變成回憶。就算給我們過著享樂生活的自由和資源,大部分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那不夠——我們還想要生活有意義。

你要過的是幸福的壹生還是有意義的壹生

“生活環(huán)境并不能從根本上摧毀壹個人,摧毀他的是無意義與無目的的人生。--viktorfrankl

與常識認同部分重合的是:幸福與有意義是相關聯(lián)的。但有意義的生活與幸福的生活存在關鍵區(qū)別。新近斯坦福大學jenniferaaker等的研究表明:

幸福與意義有重疊的部分,也有相互獨立的部分。有意義的生活與壹個人是否健康,是否有錢,生活是否舒適沒有關系,而這些只與幸福的生活相關。

具體來說,兩者之間存在5個區(qū)別:

需求與欲求方面

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幸福感的壹大條件,但它似乎不會讓你感到生活很有意義。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的人比有病的人感到更幸福,但是有病的人不會覺得生活缺乏意義。

時間跨度方面

幸福講究的是及時行樂,它更關注當下;而有意義的感覺關注的時間段涉及我們的過去,現(xiàn)在以及將來,以及相互壹件的聯(lián)系。壹個人花更多時間思念過去,暢想將來的時候,他可能會陷入哀愁,但他會覺得很有意義;而當壹個人關注此時此刻的時候,他們往往更容易感到幸福。

另外,幸福相對于有意義來講,顯得更容易隨時間消逝,有意義的幸福讓個體覺得幸福更恒常。

社交生活方面

與人聯(lián)接既與幸福感相關也和有意義感相關。但是關系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個體感到幸福,還是感到有意義。處理深度關系,如家庭關系,會讓我們覺得更有生活意義感,而與朋友壹起廝混讓我們幸福感更強烈。

當我們給予別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更有意義;當我們從他人那里獲取的時候,會覺得更幸福。雖然良好社會交往功能既讓我們感到幸福也讓我們感到人生有意義,不過幸福感更多來自于社會關系上獲取的,比如從好朋友那里獲得支持;而有意義感更多來自于給予別人:比如照料小孩。

此外在人際關系中更多次扮演“獲取者”的人比“給予者”有更強烈的幸福感。有趣的是,而和愛人共處則讓我們感到更有意義而不是幸福,原因很可能是親密關系中的沖突與矛盾增加了彼此的責任而降低對對方的好感,而且處理這類事情往往比較棘手。

面對掙扎與壓力

“你受的苦照亮你來時的路”。強烈的有意義感通常來自于壓力與挑戰(zhàn),比如把壹個小孩拉扯大,雖然也有些樂趣,但是其中的辛酸淚筆者也還沒經(jīng)歷過。(#不過我問過父母,好像我確實挺難搞定的樣子……)相反,經(jīng)歷沒什么挑戰(zhàn)的事情,往往提升幸福感而降低生活意義感:比如有天終于退休不愁吃穿……

身份認同方面

如果幸福是得到夢寐以求,那么有意義則是表達自身并找到歸屬。自身價值與目標在大環(huán)境下被認同是提升生活意義感的壹大關鍵?!皩で笊畋澈蟮囊饬x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者總結道。

單有幸福感缺少生活意義感的生活看起來會比較膚淺,短視,不過更容易被滿足。單有生活意義缺少幸福感的生活則看起來深刻得像苦行僧。

生活意義感對于壹個人的生活是重要的,它讓人體會到生命的重量,并會在我們迷茫時激勵我們前進,讓我們在黑暗中盲行中看到曙光。但這壹切需要先知道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在哪里。

那么……

你是誰?

如何發(fā)現(xiàn)你是誰?

雖然只有簡單幾個字,卻是哲學上的終極壹問。

叔本華推測,其實當我們到了成年,這樣的問題少被提起,大多數(shù)人會樂于“活著”,不問意義的過好每壹天的生活,只有少數(shù)人,痛苦的,孤獨的冥思苦想:究竟怎樣活著,才算是活出自我。也許這個聲音,淹沒贊群體認同的海洋里,“默默存在于心底的某個角落,只是那樣幽深得難以看見了。”

最后我借用李孟潮老師經(jīng)典9問,來幫我們理清這個問題:

壹、請你介紹壹下你自己,你是個什么樣的人

貳、你有什么理想嗎?這個理想是怎么形成的?

叁、你理想的伴侶關系是什么樣的?你自己在這個伴侶關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肆、你理想的事業(yè)是什么,你正在做的工作符合你的事業(yè)理想嗎?這份工作對你的意義是什么?

伍、你對親子關系怎么看?對你來說,什么是壹個理想的父親(母親),你期望自己成為這樣壹個理想父親(母親)嗎?

陸、你對錢怎么看,你認為賺到多少錢是足夠的?如果你明天壹早醒來,已經(jīng)有足夠的錢,你將會如何繼續(xù)安排自己的生活?

柒、對你來說,什么是理想的性生活?什么是理想的性道德,在你的性道德觀中,什么樣的性生活是禁忌的,需要避免的,什么樣的性生活是美好的,需要得到鼓勵和發(fā)展的?

捌、你的擇友標準是什么?什么樣的人你會愿意交往,什么樣的人你會拒絕和他交往?

9、你對死亡怎么看?你希望自己活到多少歲,你準備怎么度過從現(xiàn)在到死亡的這段時間?如果你要立遺囑,這份遺囑會怎么寫?

如果壹個人能夠順暢地回答出這九個問題,那么,他就是壹個有穩(wěn)定身份認同的人,也就是壹個找到了“我是誰”這個問題答案的人。

.end.

參考來源:

xinli001/info/100011918

news.stanford.edu/news/2014/january/meaningful-happy-life-010114.html

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happy_life_different_from_meaningful_life

scientificamerican/article/a-happy-life-may-not-be-a-meaningful-life/

gsb.stanford.edu/faculty-research/publications/some-key-differences-between-happy-life-meaningful-life

弗朗索瓦·勒洛爾.我們與生俱來的柒情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