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可憐天下父母心”,關(guān)心愛護自己的孩子,是每個做父母的天性使然。父母的這種愛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品德和人格的基礎(chǔ),沒有這種愛,就談不上家庭教育,更別說要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父母只懂得愛,卻不懂得用愛來教育孩子,管理孩子,自然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把關(guān)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結(jié)合起來,做到愛而不溺,嚴而不厲。但凡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本著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離...
“可憐天下父母心”,關(guān)心愛護自己的孩子,是每個做父母的天性使然。父母的這種愛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品德和人格的基礎(chǔ),沒有這種愛,就談不上家庭教育,更別說要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父母只懂得愛,卻不懂得用愛來教育孩子,管理孩子,自然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把關(guān)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結(jié)合起來,做到愛而不溺,嚴而不厲。
但凡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本著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離開這個前提就容易與望子成龍的愿望背道而馳。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愛應(yīng)該是理智的,有分寸的,他們的愛絕對不能是溺愛,否則,愛就可能成為孩子身心畸形發(fā)展的禍根。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家長把對孩子的關(guān)心愛護變成了溺愛,尤其在獨生子女家庭中,表現(xiàn)更為突出。在這些家庭當中,父母的愛簡直有點過火,嬌慣、偏愛、護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需要什么,想干什么,家長從來就不曾違逆,就連吃飯穿衣等一些最基本的自立活動,父母也代為包辦。
這些愛在大多數(shù)父母看來仿佛還不夠,他們對孩子的一些不良品德和習慣從不加以批評、教育,往往包屁護短。久而久之,父母以他們的愛促成了孩子自私、任性、專橫、跋扈、為所欲為的不良行為和品德。如果讓這些不良行為和品德任其發(fā)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設(shè)想的。愛是需要代價的,愛也能造成代價,我們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讓自己的愛變成對孩子的傷害。家長對孩子的愛應(yīng)該做到愛而不溺,但如何才能作到愛而不溺呢?我認為應(yīng)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有理智、有分寸地關(guān)心愛護孩子。這種愛的效果既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真摯的愛,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激發(fā)其積極向上的愿望,又要讓孩子懂得關(guān)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wù)性勞動和家務(wù)勞動,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和關(guān)心集體的好品質(zhì),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第二,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要求的,而且要求也是永無止境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具體分析,要以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不能百依百順,有求必應(yīng)。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發(fā)孩子過高的欲望,使其養(yǎng)成越來越貪婪的惡習。這樣一旦父母無力滿足其需求時,勢必引起孩子的不滿,致使難以管教。
第三,對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經(jīng)濟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給予滿足。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既要積極為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節(jié)儉,防止養(yǎng)成揮霍浪費的不良習慣。
另一方面,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在他們看來,“嚴師出高徒”,嚴厲的家教方式好像能調(diào)教出優(yōu)秀的孩子。因此他們處處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不能達到自己所定下的要求,他們會以各種手段批評、指責孩子。在教育孩子時,從來就不曾給孩子好的臉色看,言語更是非常之嚴肅。他們以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才能讓孩子變得“聽話”,會更努力,不會驕傲。有的家長甚至以動輒大罵、訓斥的方式使孩子聽自己的管教。但是就實際效果來看,他們的做法只能一時間讓孩子不敢吭聲,卻使得孩子的情感和心靈長期地受到摧殘,變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父母的“嚴”導致孩子走向了反面。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贊成對孩子要嚴格要求,但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是要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和年齡特征,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為前提的。我們講究的是對孩子的嚴格不能太“出格”,要做到“嚴而不厲”。在這一點上,我們也相應(yīng)地對家長提出幾點:
首先,父母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實際情況又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比如說,父母要求四歲的孩子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與自己走得一樣快一樣遠就不合理了。
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須是適當?shù)模呛⒆咏?jīng)過努力可以做到的,倘若要求過高,孩子即使經(jīng)過努力也無法達到,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再次,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必須明確具體,讓孩子明白應(yīng)該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摸棱兩可,讓孩子無所適從。
最后,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經(jīng)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認真做到,不能說了不算數(shù),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否則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總之,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最好是能夠采取儒家所說的“中庸之道”,不能走兩個極端,對孩子的關(guān)心愛護要力爭做到“愛而不溺”,對孩子的嚴格也不能太過出格,要做到“嚴而不厲”。